2023-01-30 “高抗通脱之士,无需去彼取此”

第41期致良知线上格物班2班学习第15天

时间:2023年1月30日

姓名:谭娴

地区:湖南娄底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自觉自省,修心修性,成己达人

|当|下|即|未|来|

【自省利他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2分

2、准时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2分

4、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5、读书践行心得√:2分

          高抗通脱之士,无需去彼取此

今天是2023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九,是我们在良知平台上农历新年的第一个学习日。感恩昨天和今天在群里做语音分享的老师们,没有学习任务时,听听大家的分享也能近距离地与阳明心学接触。

美好的一天从阳明心学开始,坚持听原文,听导读,反复读原文,感悟圣贤智慧,启动内心良知,以提升心灵品质,每日践行良知,经营美好人生。

今天学习的是《答南元善》。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与阳明先生有过深交的南元善是当时绍兴知府;但是在南元善去京城述职时,得罪了权贵,因而被罢免。于是,南元善先生写了一封信给阳明先生,信中洋洋洒洒数千言,却只字未提被罢官,重在言明学问志。阳明先生回信简短,再一次重提“致良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中第二段,先生针对南元善“亹亹千数百言,无一字及于得丧荣辱之间”,清晰且深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说“世之高抗通脱之士,捐富贵,轻厉害,弃爵禄者,有之……”。然而,先生继续说“或从于外道诡异”,“或投情于诗酒山水技艺”,“或奋发于意气”,“或感慨于愤悱”,“或牵溺于嗜好”,而“有待于物以相胜......去彼取此而后能”。先生很明确的说,这样的“捐富贵,轻厉害,弃爵禄”,并非内心平静,而是借助外物。 我所理解的先生的话就是,这是靠外在的世界来麻痹自己,在寄情于其他的时候麻痹自己。这并不是真正的为“道”。 我所理解的“捐富贵,轻厉害,弃爵禄”,外部显化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怡然自得,都可以快快乐乐,因为我们没有私欲,我们所追求的是内在的良知,是天理,是天人合一的,所以内在自在,外在轻松。这样的话,也就如先生所言“有道之士...见其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彻,廓然与太虚而同体。。。无一物为太虚之障碍。”

感谢先生的教化。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啥时候都怡然自得?为什么有人在任何问题年前都不为所动,不困惑,不苦恼,泰然处之,好似洞若观火,一切都昭然若知。等到很久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事情果真如此,看上去他是神仙一样。读了先生的这篇,明白了:他年轻时无所畏惧,挑战生活给他的所有困难——抚育四个子女;赡养两个老人;拉扯大两个弟弟并给他们讨亲成家;一生为父母建一次房,每一个砖头每一片瓦,每一根房梁每一块石基,都经过了他的手;又为子女建了一次房,九十年代初的农村三层楼房是很少见的;他还要满足爱好读书的闺女的愿望——他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可以同时做四份工作,只是我只知道这些,可能还有其他,不仅大队村上当管理,还要帮一大片人家建房打基础,还要在农闲时做两个月生意,还有农活。。。。他不累吗?我只是从来没见过他抱怨,半句抱怨都没有,一切都做的心安理得。现在,年过八十的他依然心安理得,看着书,谁来了,问他事情,他都静静听着,答应着,让来的人也心安理得。

我想,这样子的怡然自得,这样子与生活完全合二为一,没有任何事情会成为他的障碍,也没有任何事情会成为他眼中的这个世界的障碍。因为他,良知内在,昭明灵觉,圆融洞彻。

感恩先生的智慧引领!

感恩博仁老师的大爱无疆!!

感恩生活的种种相遇!!

感恩同修同学的家人们!!!

感恩本自具足我心光明的我自己!!!

感恩感恩我爱大家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1-30 “高抗通脱之士,无需去彼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