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二十八

图片发自App

二十八、胭脂井中擒陈王


韩擒虎(公元538------529年),原名豺,字子通。河南东垣(河南新安县)人。出身将门之家,其父韩雄官至大将军。韩擒虎武艺超群,熟读经史,深得周太祖宇文觉的赏识,后被拜为都督。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了北周,建立了隋朝,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征战。隋文帝杨坚拜韩擒虎为庐州(安徽合肥)总管,把南征灭陈的重任交给了他。韩擒虎为了做好对长江以南的陈朝的征战准备,广搜船只,训练水军,准备渡江作战。

再说陈朝陈主陈叔宝昏庸无能,沉溺女色,喜好赋诗填词,曾写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千古绝唱的词曲。唐杜牧批判陈后主那种声色犬马的生活,写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陈叔宝后宫女色无数,尤宠张丽华。张丽华头发有七尺之长,光亮可鉴,两眼照映左右,更有媚力。陈叔宝对其宠爱有加,怠于政事。陈叔宝每每临朝听政时,张丽华就坐在陈叔宝的膝上,共同决办国家大事。结果造成宦官专权,卖官贪脏,腐败到了极点。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开始伐陈。韩擒虎趁着正月初一过春节之际,又加长江大雾弥天,亲率五百士卒,渡过长江袭击采石矶(南京北)。当时陈兵还沉醉在节日的欢乐之中,忽见隋兵从天而降,个个吓得心惊肉跳。此时陈朝拥有十万兵甲,而韩擒虎仅以五百士卒敢于偷渡长江,袭击陈朝重兵把守的江防要塞,主要是采取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的战术,予敌以致命的打击。

韩擒虎接着进攻姑熟,不到半日就攻下,捉住陈守将樊巡及其全家。进而直指陈国都城建康(南京市)。

韩擒虎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这支小部队站得住脚,不仅要靠士卒的勇敢善战,还要得到民心,取得当地百姓的支持。于是他动员士卒展开政治攻势,揭露陈朝政权的腐败。同时,要隋军遵守纪律,严禁侵扰百姓和杀戮俘虏。

由于韩擒虎的军队纪律严明,特别是江南百姓久闻韩擒虎的威名,来到军门投靠者昼夜不绝。陈军将士也纷纷来降。

韩擒虎到石子岗(南京雨花台)时,陈朝大将任忠的部队被隋朝大将贺若弼击败,弃军投降了韩擒虎,并引韩擒虎直入朱雀门。陈兵欲战,任忠喊话说:“老夫尚且投降,你们何必作无谓的牺牲。”陈朝将士皆散去。

陈叔宝看到大势已去,就与十余个宫人出景阳殿,自己投身于井内。此井叫胭脂井,又称辱井。至今尚存,凡到南京旅游的人,无不前去瞻仰这口名传海外的枯井。韩擒虎赶到,命士兵将陈叔宝用绳子拖上来,同时生俘了张丽华、孔贵嫔等人,陈朝随之灭亡。

隋朝杨坚统一了全国,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从而开创了南北民众获得休养生息、社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政治局面。

隋朝皇帝杨坚的大儿子、晋王杨广,贪恋张丽华的美色,命大将高颎的儿子高德弘前去找韩擒虎,要留下张丽华。高颎知道后对杨广说:“过去姜子牙蒙着自己的脸斩杀了妲己,现在怎么可以留下张丽华呢?”于是命人斩杀了张丽华。对此,杨广耿耿于怀,后来杨广借机杀了高颎。

隋文帝杨坚得知贺若弼与韩擒虎平定了江南,灭了陈朝,就下诏封他们二人为上勋,赐物犒赏。后来还封韩擒虎为上柱国。

有一次,突厥派使来见杨坚,杨坚说:“你们听说过江南有个陈天子陈叔宝吗?”突厥来使说:“听说过。”杨坚指着韩擒虎说:“他就是捉住陈叔宝的人。”突厥来使看到韩擒虎那样严肃威武,心中很惶恐,不敢仰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