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感言集之106:先立乎其大者

图片发自App

    早起,高声朗读《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颇有感触,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静下心来思考,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人生有限,机会无限,此生适合我们的人生机会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做事情不可盲目,首先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TO分析法),然后审时夺势,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目标?并且一定要优先确定在所有目标中一定是自己最想要的最能够改变全局命运的大目标才行,一旦大的目标确定下来,然后我们再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集中精力投入到实现目标机会中去。

原文如下: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大意是:

        公都子问道:“同样都是人,为何有的人成为君子,有的人成为小人,是什么原因?”

        孟子答道:“能够关照大的重要方面就会成为君子,只能够关照小的次要方面就会成为小人。”

        公都子又问:“都是人,有的人关照大的重要方面,有的人只关照小的次要方面,这是什么原因?”

        孟子答道:“耳朵与眼睛的功能不是思考,容易受到外界的蒙蔽,一旦与外物接触就会被引入迷途。心的这个器官功能主要在于思考,只要思考就会得到,不思考就不会得到。这是上天赐予我们人类的礼物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 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个人看法:

        孟子的这段对话,其本质意义在于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任何问题的出现,在大视角范围来看,有不同的解决之道,不同的选择,最后的结局完全不一样,不同的路线图,达到不同的目的地,不同选择,在开始的时候,其结果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时间一长,差别就非常大,比如男孩女孩刚出生时,模样差别并不大,但是20年以后差别就非常明显,为什么?因为性别不同造成的。

      人生依目标大小作出不同选择,最后的人生命运差别会很太大,记得20多年前,我在四五线城市发展,当时就在思考,如果现在不走出去到一线城市闯荡拼搏,再过几年,也许就再也走不出这个地方。于是毅然决然的到更广阔的一线城市选择机会,转眼过去20多年,当人们再度热议是否要逃离北上广深的时候?这个问题对于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关联,因为作为先行者,我们已经在北上广深扎根,已经成了一线城市的中坚力量。如果当时一直留在四五线城市发展,机会更小问题更大,原有的国企7-8年以后破产倒闭,那个时候再出来发展,面临现实是已经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一旦被迫出来发展,孩子就会成了留守儿童,各种顾及阻力会非常大,加上大城市把小城市的营养全吸成了,留在四五线城市生活虽安逸但机会有限(主要靠政商关系为主的机会),去大城市发展,房价与生活成本筑起非常高的门槛。想想,不同的选择,人生命运将会截然不同。当然人生面临的选择与诱惑非常多,就像投资一样,如果不谋定而后动,我们就会出现投资决策失误,所付出的成本最后都成为沉没成本,比如:婚姻、事业、行业、投资创业,求学等都是直接影响个人与家庭命运的选择,都存在先立乎其大者的根本思路问题。

        先立乎其大者,其实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因为一个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跟着解决,所以事先不要盲目的立即投入工作,而是要分析并且分类,哪些工作是唯一最重要,哪些工作次重要,进行排序,最后选择唯一最重要的工作去做,持续做唯一最重要的影响全局的工作,我们才会尽快达成目标,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报酬!我们也能够事倍功半提升工作效率!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06: 先立乎其大者

2018-9-6于上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感言集之106:先立乎其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