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一月书单

十一月脱单了,先恭喜一下我吧。(撒花撒花)

图文发自App

单身了24年,开始恋爱反而不知所措,有时候又会觉得还是单身好,有时候又觉得有个人陪,多一个人关心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恋爱也许就是这样吧。突然发现一直以来独自自主的我,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捂脸)。

单身的时候看的那些情感文都白看了(捂脸),爱情,还是要自己经历一次,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啊。

不扯闲篇了。十一月书单奉上。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图文发自App

因为没有读过樊登老师的书,只是知道他在奇葩大会和高晓松因为知识付费的事情,两人有过争执。

当时樊登老师的观点是,读书是要命的事,它是跟安身立命有关系的事。

高晓松老师说,“读书如果能这么简单的三段论的解决问题,那这世界也太容易了一点。”

樊登老师说,“那韩寒不都说过了吗,我听过了世间所有的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为什么有人听了就过好了呢?没过好这一生,难道怪道理喽?”

“我们不教给大家答案,我们倡导的是,你去努力的学习,总会有所收获,学习就是提供一个机会,一个可能性,改变自己的人生和方向,你要自己去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而读书是最好的药引子。”

当时对他的观点不是很赞同。

确实有些人读书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也并没有能掌握安身立命的本事。

读书是否真的能让人安身立命并且非常有成就这一观点确实有点过于自信。

因为不太喜欢这一观点,所以对他讲的书,拆的书也并没有很大的兴趣。

偶然读到《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怀疑的。

但读过之后发现,樊登老师拆书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把原本我最不喜欢的工具书讲得很有意思,很多观点也很独到,总结分析也很到位。

也许对于樊登老师老说,读书一定能让他安身立命,毕竟拆书,做知识付费还是当下比较流行的。

《张居正大传》

图文发自App

读张居正大传纯粹是因为读了《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中有一章节叫做“世间已无张居正”,读来觉得甚是震撼。

买了《张居正大传》才发现,书是真难读啊,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很多地方也是看个热闹,看的也不是很专业......

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都是交于后人评说。但是后人总喜欢用自己的意愿去评价某一个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理解的历史。

《张居正大传》很客观地讲解了张居正的一生,从他出生到步入仕途,再到掌握大权直至身死,后遭挖坟等等。

整条故事线很明确,也很客观,功与过都很详细地讲到。

十年政治改革的功,贪污独揽大权的过。

改革政治,改着赋税,改革水利,张居正在位的十年是明朝最繁盛的十年,他死后,他的心血也跟着付诸东流。死后甚至差点遭到鞭尸的恶果。

这也是他在执政期间种下的因。

《非暴力沟通》

图文发自App

非暴力沟通讲的是从语言上来避免争论、吵架和人与人之间的暴力相向。

书写的很有趣,作者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认真观察对方的举止动作,言语表现,感受他的情绪状态,理解他的需求,或者说出自己的需求,最后要求对方说出自己的请求活着说出自己的请求。

不论是对爱人,对孩子,还是对陌生人,一旦引发冲突,我们都可以用这四个步骤来解决,人间充满爱...

《任你行》

图文发自App

林夕的书。

林夕的歌词不用说了。

杨千嬅、王菲 、林忆莲,陈奕迅各有各的味道。情歌都让人那么心酸。

林夕的散文真的很散...大多是些日常小事,朋友聚会,吃饭、散步,很多都是他自己的感悟,有些文章看的云里雾里。

可能作词家的文艺我不懂吧......

字里行间的小清新小浪漫,我一个直男不是有些不是很懂......

好了就酱。十二月继续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十一月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