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NAS、SAN、IPSAN、iSCSI-SAN及IDE、SAS、SCSI、iSCSI简介

DAS vs NAS  vs SAN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 直接连接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加存储)即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的存储方案。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采用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 ,简称FC)技术,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
相当于模拟了远距离传输的DAS,特点是速度快。DAS与SAN都是块级别的存储,而NAS是文件系统级的存储,因此NAS的存储速度不如前面两者(因为文件系统级别要进行数据的加封装解封装,处理数据报头等操作,而块级别是直接从磁盘进行数据的存取)。

SCSI vs iSCSI vs ipSAN vs iSCSI-SAN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一种用于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硬盘、软驱、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等)系统级接口的独立处理器标准。

ipSAN(也称iSCSI-SAN)是在SAN后随着iSCSI出现产生的,SAN默认指FCSAN(以光纤通道构建存储网络),ipSAN则以IP网络构建存储网络,较FCSAN,具有更经济、自由扩展等特点。所以SAN有FC-SAN及iSCSI-SAN 之分。

iSCSI(Internet SCSI)
指在互联网上通过IP协议传输SCSI指令和数据包。iSCSI可以用来组建ipSAN,即构筑在IP协议基础上的存储局域网。但是iSCSI不是ipSAN的全部,像FCIP(FC over IP)等技术也可以划入ipSAN的范畴,所以说,iSCSI属于ipSAN的技术,但两者之间还不能完全划等号。

DAS、NAS、SAN、IPSAN、iSCSI-SAN等指的是存储系统的网络架构。SCSI是计算机接口标准,iSCSI是TCP/IP协议族的协议。

SCSI vs IDE(计算机接口标准)

1.IDE的工作方式需要CPU的全程参与,CPU读写数据的时候不能再进行其他操作,而SCSI接口,则完全通过独立的高速的SCSI卡来控制数据的读写操作,CPU就不必浪费时间进行等待,显然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2.SCSI的扩充性比IDE大,一般每个IDE系统可有2个IDE通道,总共连4个IDE设备,而SCSI接口可连接7—15个设备,比IDE要多很多,而且连接的电缆也远长于IDE。
3.虽然SCSI设备价格高些,与IDE相比,SCSI的性能更稳定、耐用,可靠性也更好。

SCSI vs SAS(计算机接口标准)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串行连接SCSI接口),串行连接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提供与串行ATA (Serial ATA,缩写为SATA)硬盘的兼容性。

iSCSI分类

Initiator向Target发起scsi命令后,主机上数据报文从里向外逐层封装:SCSI协议报文、iSCSI协议报文、TCP报文、IP报文、以太网帧。也就是:先封装SCSI的报文,在封装iSCSI的报文,最后还要加上TCP/IP封装。但是,封装是需要消耗CPU资源的。软iSCSI完全靠操作系统,那么对服务器资源消耗是比较大的。
除了软件方式实现,还有硬件方式的initiator(TOE卡和HBA卡),通过硬件方式实现iSCSI。由于它们有控制芯片,可以帮助或者完全替代操作系统对协议报文的封装。

  • TOE卡,操作系统首先封装SCSI和iSCSI协议报文,而TCP/IP头则交由TOE内的芯片来封装,这样就能减少一部分系统资源消耗。
  • HBA卡,操作系统只需封装SCSI,剩余的iSCSI协议报文还有TCP/IP头由HBA芯片负责封装。

   DAS、NAS、SAN、IPSAN、iSCSI-SAN及IDE、SAS、SCSI、iSCSI简介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存储,iscsi,IP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