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710108软件构造心得——当看剧看到敏捷开发

									当看剧看到敏捷开发——软件过程 

去年看了一部有关程序猿的好剧——《硅谷》(推荐),当时小贾提出要使用敏捷开发体系,当时我还以为是他自己的创造,直到我学习了软件构造,当敏捷开发出现在ppt里的时候我大吃一惊!!!
1173710108软件构造心得——当看剧看到敏捷开发_第1张图片
1173710108软件构造心得——当看剧看到敏捷开发_第2张图片
而这个是PPT里的
1173710108软件构造心得——当看剧看到敏捷开发_第3张图片

实际上敏捷开发是一种软件的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过程有以下模型:
【 摘抄自清华大学出版社 《 软件工程 》 张海藩著 】
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是一个项目开发架构,开发过程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阶段顺序展开的,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直到产品发布和维护,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因此,如果有信息未被覆盖或者发现了问题,那么最好 “返回”上一个阶段并进行适当的修改,项目开发进程从一个阶段“流动”到下一个阶段,这也是瀑布模型名称的由来。包括软件工程开发、企业项目开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销售等构造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有以下优点
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
2)当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增量迭代应用于瀑布模型。迭代1解决最大的问题。每次迭代产生一个可运行的版本,同时增加更多的功能。每次迭代必须经过质量和集成测试。
4)它提供了一个模板,这个模板使得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支持的方法可以在该模板下有一个共同的指导。
瀑布模型有以下缺点
1)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而增加了开发风险。
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目阶段。
4)瀑布模型的突出缺点是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2.快速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需要迅速建造一个可以运行的软件原型 ,以便理解和澄清问题,使开发人员与用户达成共识,最终在确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快速原型模型允许在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初步而非完全的分析和定义,快速设计开发出软件系统的原型,该原型向用户展示待开发软件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和性能;用户对该原型进行测试评定,给出具体改进意见以丰富细化软件需求;开发人员据此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用户满意认可之后,进行软件的完整实现及测试、维护。
优点: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
这种模型适合预先不能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缺点:所选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不一定符合主流的发展;快速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使用这个模型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开发人员的创新。

3.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是把待开发的软件系统模块化,将每个模块作为一个增量组件,从而分批次地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这些增量组件。运用增量模型的软件开发过程是递增式的过程。相对于瀑布模型而言,采用增量模型进行开发,开发人员不需要一次性地把整个软件产品提交给用户,而是可以分批次进行提交。
增量模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模块化和组件化。基于这个特点,增量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模块化,可以分批次地提交软件产品,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软件项目的进展。
2、以组件为单位进行开发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风险。一个开发周期内的错误不会影响到整个软件系统。
3、开发顺序灵活。开发人员可以对组件的实现顺序进行优先级排序,先完成需求稳定的核心组件。当组件的优先级发生变化时,还能及时地对实现顺序进行调整。
增量模型的缺点是要求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可以被模块化。如果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很难被模块化,那么将会给增量开发带来很多麻烦。
增量模型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软件开发项目:
1、软件产品可以分批次地进行交付。
2、待开发的软件系统能够被模块化。
3、软件开发人员对应用领域不熟悉,难以一次性地进行系统开发。
4、项目管理人员把握全局的水平较高。

4.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是一种演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兼顾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的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严格监控。螺旋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使软件在无法排除重大风险时有机会停止,以减小损失。同时,在每个迭代阶段构建原型是螺旋模型用以减小风险的途径。螺旋模型更适合大型的昂贵的系统级的软件应用。 [1]
1988年,巴利·玻姆(Barry Boehm)正式发表了软件系统开发的“螺旋模型”,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
优点
1)设计上的灵活性,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变更。
2)以小的分段来构建大型系统,使成本计算变得简单容易。
3)客户始终参与每个阶段的开发,保证了项目不偏离正确方向以及项目的可控性。
4)随着项目推进,客户始终掌握项目的最新信息 , 从而他或她能够和管理层有效地交互。
5)客户认可这种公司内部的开发方式带来的良好的沟通和高质量的产品。
缺点
很难让用户确信这种演化方法的结果是可以控制的。建设周期长,而软件技术发展比较快,所以经常出现软件开发完毕后,和当前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当前用户需求。
螺旋模型的项目适用:
对于新近开发,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适合用螺旋模型进行开发,便于风险控制和需求变更。

5.喷泉模型
喷泉模型(fountain model)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该模型认为软件开发过程自下而上周期的各阶段是相互迭代和无间隙的特性。

			1、喷泉模型的优点

喷泉模型不像瀑布模型那样,需要分析活动结束后才开始设计活动,设计活动结束后才开始编码活动。该模型的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开发人员可以同步进行开发。其优点是可以提高软件项目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适应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2、喷泉模型的缺点
由于喷泉模型在各个开发阶段是重叠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因此不利于项目的管理。此外这种模型要求严格管理文档,使得审核的难度加大,尤其是面对可能随时加入各种信息、需求与资料的情况。

6.Rational统一过程
ational统一过程(RUP)是Rational软件公司(现在Rational公司被IBM并购)创造的软件工程方法。RUP描述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商业的可靠的方法开发和部署软件,是一种重量级过程(也被称作厚方法学),因此特别适用于大型软件团队开发大型项目。
在软件工程领域,与RUP齐名的软件方法还有:
净室软件工程(重量级)
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和其他敏捷软件开发(agile methodology)方法学(轻量级)
RUP强调采用迭代和检查的方式来开发软件,整个项目开发过程由多个迭代过程组成。在每次迭代中只考虑系统的一部分需求,针对这部分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部署等工作,每次迭代都是在系统已完成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每次给系统能够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如此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直至完成最终项目。

7.敏捷开发与极限编程
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1173710108软件构造心得——当看剧看到敏捷开发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