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

公众号关注 「奇妙的 Linux 世界」

设为「星标」,每天带你玩转 Linux !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1张图片

深入了解支持服务间通信的 3 个原生 K8s 对象:ClusterIP Service、DNS 和 Kube-Proxy。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2张图片 概述

传统的服务到服务通信

在进入 Kubernetes 生态系统之前,快速了解一下传统的服务到服务通信:通信是通过 IP 地址进行的,因此为了让服务 A 调用服务 B,一种方法是为服务 B 分配一个静态 IP 地址。现在,服务 A 已经知道该 IP 地址(这在处理极少数服务时可能会起作用)或服务 B 使用域名注册自己,并且服务 A 通过 DNS 查找获取服务 B 的联系地址。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3张图片 传统的服务到服务通信 Kubernetes 网络模型

现在在 Kubernetes 集群中,我们拥有构成集群管理组件和一组工作机器(称为节点)的控制平面。这些节点托管 Pod,这些 Pod 将后端微服务作为容器化服务运行。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4张图片 集群内的 Pod 到 Pod 通信

根据 Kubernetes 网络模型:

  1. 集群中的每个 pod 都有自己唯一的集群范围 IP 地址

  2. 所有 pod 都可以与集群内的每个 pod 通信

  3. 通信在没有 NAT 的情况下发生,这意味着目标 pod 可以看到源 pod 的真实 IP 地址。Kubernetes 认为容器网络或在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可信的,不需要在网络级别进行身份验证。

ClusterIP 服务 ~ 基于 Pod 的抽象

既然集群中的每个 pod 都有自己的 IP 地址,那么一个 pod 与另一个 pod 通信应该很容易吧?

不,因为 Pod 是易变的,每次创建 pod 时都会获得一个新的 IP 地址。所以客户端服务必须以某种方式切换到下一个可用的 pod。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5张图片

Pod 直接相互交谈的问题是另一个目标 Pod 的短暂性(随时可能销毁),其次是发现新 Pod IP 地址。

因此 Kubernetes 可以在一组 Pod 之上创建一个层,该层可以为该组提供单个 IP 地址并可以提供基本的负载平衡。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6张图片

通过持久 IP 地址上的 ClusterIP 服务公开的 Pod,客户端与服务对话,而不是直接与 Pod 对话。

这种抽象是由 Kubernetes 中一个名为ClusterIP service的服务对象提供的。它在多个节点上产生,从而在集群中创建单个服务。它可以接收任何端口上的请求并将其转发到 pod 上的任何端口。

因此,当应用服务 A 需要与服务 B 对话时,它会调用服务 B 对象的 ClusterIP 服务,而不是运行该服务的单个 pod。

ClusterIP 使用 Kubernetes 中标签和选择器的标准模式来不断扫描匹配选择标准的 pod。Pod 有标签,服务有选择器来查找标签。使用它,可以进行基本的流量拆分,其中新旧版本的微服务在同一个 clusterIP 服务后共存。

CoreDNS ~ 集群内的服务发现

现在服务 B 已经获得了一个持久的 IP 地址,服务 A 仍然需要知道这个 IP 地址是什么,然后才能与服务 B 通信。

Kubernetes 支持使用 CoreDNS 进行名称解析。服务 A 应该知道它需要与之通信的 ClusterIP 的名称(和端口)。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7张图片
  1. CoreDNS 扫描集群,每当创建 ClusterIP 服务时,它的条目就会添加到 DNS 服务器(如果已配置,它还会为每个 pod 添加一个条目,但它与服务到服务的通信无关)。

  2. 接下来,CoreDNS 将自己暴露为 cluster IP 服务(默认称为 kube-dns),并且该服务被配置为 pod 中的 nameserver。

  3. 发起请求的 Pod 从 DNS 获取 ClusterIP 服务的 IP 地址,然后可以使用 IP 地址和端口发起请求。

Kube-proxy 打通 Service 和后端 Pod 之间(DNAT)

到目前为止,从本文来看,似乎是 ClusterIP 服务将请求调用转发到后端 Pod。但实际上,它是由 Kube-proxy 完成的。

Kube-proxy 在每个节点上运行,并监视 Service 及其选择的 Pod(实际上是 Endpoint 对象)。

  1. 当节点上运行的 pod 向 ClusterIP 服务发出请求时,kube-proxy 会拦截它。

  2. 通过查看目的 IP 地址和端口,可以识别目的 ClusterIP 服务。并将此请求的目的地替换为实际 Pod 所在的端点地址。


如何协同工作?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8张图片 ClusterIP Service、CoreDNS、客户端 Pod、Kube-Proxy、EndPoint的交互
  1. 目标的 ClusterIP 服务在 CoreDNS 中注册

  2. DNS 解析:每个 pod 都有一个 resolve.conf 文件,其中包含 CoreDNS 服务的 IP 地址,pod 执行 DNS 查找。

  3. Pod 使用它从 DNS 收到的 IP 地址和它已经知道的端口来调用 clusterIP 服务。

  4. 目标地址转换:Kube-proxy 将目标 IP 地址更新为服务 B 的 Pod 可用的地址。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看到了使服务到服务通信成为可能的原生 Kubernetes 对象,这些细节对应用程序层是隐藏的。

原文:

https://medium.com/codex/east-west-communication-in-kubernetes-how-do-services-communicate-within-a-cluster-310e9dc9dd53

本文转载自:「容器魔方」,原文:https://url.hi-linux.com/AxBk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57a852dbbcd406664bed6ff94149ad1a.gif

最近,我们建立了一个技术交流微信群。目前群里已加入了不少行业内的大神,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和我们一起交流技术,在 「奇妙的 Linux 世界」 公众号直接回复 「加群」 邀请你入群。

b86e1b643b7a8805cf7acbcf2037dbe9.png

你可能还喜欢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9张图片

massCode: 一款功能超强大的开源代码片段管理器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10张图片
点击上方图片,『美团|饿了么』外卖红包天天免费领

7 张图带你理解 Kubernetes 集群内服务通信机制_第11张图片

更多有趣的互联网新鲜事,关注「奇妙的互联网」视频号全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java,大数据,编程语言,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