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

2015-04

40.简述面向连接服务的特点。

答:面向连接服务的特点是: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三个过程;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需要通信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41.简述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停等、Go—back—N及选择重传三个协议的区别。

答:停等: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Go-back-N: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选择重传: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42.简述TCP的重传策略。

答:TCP协议用于控制数据段是否重传的依据是设立重发定时器,在发送数据段的同时设立重发定时器;
在定时器超时前收到确认,则关闭定时器;
在定时器超时前没有收到确认,则重传该数据段;
这种重传策略的关键是对定时器初值的设定。

43.简述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的区别。

答:永久虚电路由公共传输网络提供者设置,一经设置便长期存在。交换虚电路需要两个远程端点通过呼叫控制协议建立,在完成当前数据传输结束后再拆除。呼叫控制协议在建立虚电路时需要用户设备地址来确定传输通路的两个端点。

2015-10

40.简述无连接服务的特点。

(1)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
(2)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三个过程。
(3)无连接服务中的目的节点接收到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
(4)其可靠性不是很好,但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41.简述透明网桥的操作过程。(以透明网桥在端口X上接收一帧为例进行表述)

(1)过滤数据库,确定该目的MAC地址是否在除端口x外的其它端口中;
(2)如果目的MAC地址没有列到x以外的其它端口中,则将该帧送往x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进行扩散;
(3)如果目的MAC地址在过滤数据库的某个端口y(y不等于x),若端口y是非阻塞的,就把该帧通过端口y转发到它所连接的LAN中。

42.简述TCP在慢启动阶段确定拥塞窗口大小的方法。

(1)刚建立连接时,将拥塞窗口的大小初始化为该连接所需的最大数据段的长度,并发送一个最大长度的数据段。
(2)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得到确认,将拥塞窗口的大小增加一个数据段的字节数,并发送两个数据段。
(3)如果每个数据段在定时器超时前都得到确认,就再在原基础上增加一倍,如此反复,每次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加倍。
(4)当定时器超时或达到发送窗口设定值时,停止拥塞窗口尺寸的增加。

43.简述物理信道的突发噪声导致帧被“淹没”时所采取的措施。

物理信道的突发噪声可能完全“淹没”一帧,即使整个数据帧或反馈信息丢失,这将使得发送方永远收不到接收方发来
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传输过程停滞。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引入计时器来限定接收方发回反馈信息的时间间隔。
当发送方发送一帧的同时,也启动计时器,若在限定时间间隔内未能收到接收方的反馈信息,即计时器超时,则可认为
传出的帧已出错或丢失,就要重新发送。

2016年4月

40.简述网络各层次设计中可采用的服务类型。

在网络各层设计中,可采用的服务类型:
(1)面向连接与确认服务;
(2)面向连接与不确认服务;
(3)无连接与确认服务;
(4)无连接与不确认服务。

41.简述传输介质的带宽、波特率、码元和位传输率的概念。

传输介质的带宽是指在最小衰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这种介质的频率范围,它是介质的一种物理特性,度量单位为Hz。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的采样次数,每个采样发送一份信息,该信息称为码元,因此波特率和码元率是相同的。
位传输率是指一条信道上发送的信息的数量,它等于每秒钟采样数乘以每个采样的位数。

42.简述源路由选择网桥获取路由算法的基本思想。

获取源路由算法的基本思想:如果不知道目的地址的位置,源机器就发一广播帧,询问它在哪里。
每个网桥都会转发此帧,这样查找帧就可以到达互联网中的每一个LAN。
当应答回来时,途径的网桥将它们自己的标识记录在应答帧中,
于是广播帧的发送者就可以得到确切的路由,并从中选取最佳者。

43.简述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的服务所具有的主要特征。

(1)面向连接的传输;
(2)端到端通信;
(3)高可靠性;
(4)全双工方式传输;
(5)采用字节流方式传输;
(6)提供紧急数据传送功能。

2016年10月

40.简述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信道的概念。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可以利用其某个参数(如幅度、频率或相位等)
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数字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的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信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41.简述采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路由器必须完成的工作。

(1)发现它的邻居节点,并知道其网络地址;
(2)测量到各邻居节点的延迟或者开销;
(3)构造一个分组,其中包含所有它刚刚知道的消息;
(4)将这个分组发送给所有其它的路由器;
(5)计算到每一个其它的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42,简述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包括:
(1)文件服务;
(2)打印服务;
(3)数据库服务;
(4)通信服务;
(5)信息服务;
(6)分布式服务。

43.简述网络安全的概念及网络安全攻击的常见形式。

网络安全是指确保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不被非授权用户所使用;
网络安全攻击的常见形式包括中断、截获、修改、伪造4种。
确保信息和资源不被非授权用户使用;
断、获、改、造

2017年4月

40.简述无线应用协议WAP的概念和用途。

WAP是一种使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上的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它的作用和因特网上的http协议类似。它定义了一系列将因特网内容过滤和转换为适用移动通信的标准,使内容可以更容易在移动终端上显示,使得利用手机就可以接入因特网并使用因特网上的各种应用。

wap是一种使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上的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它的作用和因特网上的http协议类似。它定义了一系列将因特网内容过滤和转换为适用移动通新的标准,使内容可以更容易在移动终端上显示,使得使用手机就可以接入因特网并使用因特网上的的各种应用。

41.简述用于保证网络可靠性的“确认与重传机制”的概念。

确认是指数据分组接收节点在收到每个分组后,要求向发送节点回送正确接收分组的确认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如果发送节点没有收到接受节点返回的确认信息,则认为数据分组发送错误,发送节点重传该数据分组。

42.简述通信子网中拥塞发生的原因。

(1)多条流入线路有分组到达,并需要同一输出线路,此时,如果路由器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存放所有这些分组,则有的分组就会丢失。
(2)因路由器的慢速处理器的缘故,以至于难以完成必要的处理工作。即使当前有多余的线路容量,分组也需要进入到队列之中。

43.简述CSMA/CD的基本思想。

当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如果当前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立刻发送数据,并继续监听;
如果在发送数据过程中,监听到有冲突,
则立刻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后,重新开始尝试发送数据。

2017年10月

40.简述移动Adhoc网络的特点。

(1)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
(3)有限的无线通信带宽和主机能源
(4)网络的分布特性且生存周期短
(5)有限的物理安全

41.简述OSI参数模型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及该层协议规定的四个特性。

物理层主要是为了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物理层协议规定的特性包括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42.简述CSMA/CD中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规则。

(1)对每个数据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一个参量L=2;
(2)退避间隔取1到L个时间片中的一个随机数,1个时间片等于两个站点之间最大的传播时延的两倍;
(3)当数据帧再次冲突,则将参数L加倍;
(4)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该次数,则不再重传,并报告错误。

43.简述网络安全攻击中被动攻击的目的和特点。

被动攻击的目的是窃听和监视信息的传输并存储,攻击者只是想获得被传送的信息。被动攻击很难被检测出来,因为它不改变数据,但预防这种攻击的发生是可能的。因此,对被动攻击通常是采取预防而不是检测恢复手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