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

微信同步更新欢迎关注同名“modem协议笔记”

继续看PUCCH2/3/4。

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张图片

 PUCCH 0和1所携带的信息bits少,UCI bits<=2 bits;而PUCCH 2/3/4所携带的信息bits 较多,UCI bits >2bits,信息bit需要经过编码等过程

下面分别来看。

PUCCH 2在时域上占用1-2个符号,在频域上可以占用1~16个RB。PUCCH 2时域符号少,适合用于地实验场景,支持较大信息量的UCI

PUCCH 2 RRC层相关参数

b7e809a0e8df47569c2b510893032dfa.png

  nrofSymbols:符号个数1-2

 startingSymbollndex :开始符号索引

在R15 的设定PUCCH format 2/3是不支持多UE 复用,R16 增加了PUCCH-ResourceExt-r16的功能,使得PUCCH format 2/3也可以支持UE复用,总体思路是套用PUCCH format 4 occ 的方法,同样为PUCCH format 2/3 增加对应的occ,进而实现不同UE可以在相同的PUCCH resource 上进行复用。具体可以在3GPP官网看下“R1-210XXXX Summary of [105-e-NR-7.1CRs-10]-v5_Intel_CATT.docx"。

当UE支持interlace传输且网络端将useInterlacePUCCH-PUSCH 配置为enable时 ,网络端就会配置PUCCH-ResourceExt-r16中的内容。目前看应用场景是NR-U,是否在其他场景应用不太清楚,但是协议中规定的相关过程还是要简单梳理下。

现在先看下nterlace的相关内容,首先是interlaced RB的定义。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2张图片

 m的取值范围0~M-1,其中M 是由u决定的,当u=0,即SCS =15khz时,M=10;u=1 即SCS=30khz时,M=5。

interlace m 对应的是一组RB 集合,以例子来说明,假设M=5 那m的 取值范围0~4,

interlace 0对应CRB( 0,5,10,15,....),

interlace 1对应CRB(1,6,11,16,....),

interlace 2 对应CRB(2,7,12,17,....)

interlace 3对应CRB(3,8,13,18,...),

interlace 4对应CRB(4,9,14,19,....)。

IRB 是在BWP内的interlace RB 的编号,IRB 在BWP内从0开始编号;因而通过interlace 的id就可以确定一个RB set,里面的RB 不是连续的,相当于进行了简单的交织。

再来看下CRB 和IRB 的关系,通过IRB 的number 根据上面的公式就可以算出CRB的number,举个例子来说明。

对于interlace 3  m=3 M=5  ,N_start_BWP=10 ,参数比较小,通过肉眼看就能确定,IRB 0 对应的是CRB 13,IRB 1对应的是CRB 18;

下面通过计算来验证下 n_IRB=0 时,n_CRB=5*0+10+(-7mod5)=10+3=13,即IRB 0对应CRB13 ;

n_IRB=1时,n_CRB=5*1+10+((-7)mod 5)=18,即IRB1 对应CRB18。

这里要注意的是负数的mod运算,负数mod运算清楚的话,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7 mod 5=(-5*2+3)mod 5=3 mod 5 =3

-50 mod 26 =(-26*2+2)mod 26=2 mod 26=2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3张图片

 再看下PUCCH-ResourceExt-r16相关参数的定义。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4张图片

 format, formatExt:在配置PUCCH resource set时,PUCCH Format 0/1只能在第一个PUCCH resource set中,PUCCH Format 2/3/4 只能在其他PUCCH resource set(只要不是第一个就行)中配置;网络端只能给Format 2/3配置formatExt,配置formatExt时 nrofRB要忽略。

rb-SetIndex:指示PUCCH 资源对应的RB set。

interlace0:对于PUCCH format 0/1只能配置一个interlace 对应interlace0(上一篇中的PUCCH format0/1资源映射时所说的interlaced 传输就和这个参数的配置与否有关系),对于 PUCCH format 2/3 则 可以配置2个interlace(只配置1个也行),要是.配置2个interlace 的话,另一个interlace对一个interlace 1。

这里的interlace0 scs15 取值0~9;SCS30 取值0~4 对应的就是38.211 Table 4.4.4.6-1 中的情况

通过interlace0 的取值,可以确定对应的interlace RB 集合,之后就可以在这些IRB上进行interlace 传输。

64b20d3690e443e29af2322440c3ac1a.png

30ce2b59473a4a8a8685c134e3a8bd0c.png  

值得注意的是要配置useInterlacePUCCH-PUSCH,进行interlace 传输就不能进行跳频,否则可以跳频。

interlace1:对于SCS= 15KHz  取值范围对应0~9; 对于SCS=30Khz  取值范围对应0~4 。当SCS =15khz时,interlace1的取值要满足关系式interlace1=mod(interlace0+X,10) 其中X=1, -1, 或 5。interlace1才是PUCCH2/3实现UE复用的关键,后面再具体介绍。

occ-Index:orthogonal cover code index ,只有当有配置useInterlacePUCCH-Dedicated-r16时,才能配置这个参数。

occ-Length: orthogonal cover code length,只有当有配置useInterlacePUCCH-Dedicated-r16时,才能配置这个参数。

针对上面在配置PUCCH resource set时,PUCCH Format 0/1只能在第一个PUCCH resource set中,PUCCH Format 2/3/4 只能在其他PUCCH resource set(只要不是第一个就行)中配置的说法,查看实际log配置,发现 PUCCH resource set 0 确实只有PUCCH format 0/1 ,其他PUCCH resource set 中只有PUCCH format 2/3/4。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5张图片

下面就看下PUCCH2/3/4的物理层处理过程。

在PUCCH  2 上发送UCI(HARQ-ACK +SR+CSI)编码(速率适配)后的bits,要经过加扰,调制,最后再映射到物理资源上。由于 R16 可以配置occ 参数,支持UE复用,所以在调制之后也要进行spreading的操作。

PUCCH format 2 Scrambling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6张图片

 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7张图片UCI 编码后的bits 通过上面的加扰公式进行 scrambling,加扰序列c(i) 由38.211 5.2.1 中的伪随机序列生成,初始输入cinit与RNTI和n_ID有关系,如果RRC有配置dataScramblingIdentityPUSCH,就取该值,否则就用小区ID。

PUCCH format 2 Modulation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8张图片

 经过加扰的bits 就要进行调制,PUCCH format 2 使用QPSK调制 ,调制稍后Msym=Mbit/2。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9张图片

 由于增加的occ参数, PUCCH format 2也支持复用。有配置occ参数时,N_PUCCH,2_SF =occ-Length;n=(n0+n_IRB)mod N_PUCCH,2_SF  其中n0=occ-Index。查table 6.3.2.5A-1/2确定wn(i) 后就可以确定spreading后的bits。

如果没有配置occ参数,那N_PUCCH,2_SF=1 wn(i)=1 其实这时候相当于没有进行spreading过程。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0张图片

 在资源映射前为了满足功率上的要求要乘以一个scaling factor,之后再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向PUCCH format 2的资源上进行映射,映射时不考虑DMRS占用的RB;传输时antenna port 对应2000。

PUCCH format 2 DM-RS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1张图片

PUCCH format 2 DMRS 的序列也是伪随机序列,毫无疑问需要对N_0_ID赋初值,RRC层DMRS-UplinkConfig有配置scramblingID0 时,N_0_ID=scramblingID0,否则就取小区ID。如果dmrs-UplinkForPUSCH-MappingTypeA和dmrs-UplinkForPUSCH-MappingTypeB都有配置时,scramblingID0要从dmrs-UplinkForPUSCH-MappingTypeB中取。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2张图片

 PUCCH format 2在频域上占用1~16个RB,而DMRS与PUCCH format 2是频分的关系,DMRS依次占据在子载波1,4,7,10 对应的频域资源上。

接着看PUCCH format 3/4。

9b81c30278e04652932305d5ba80b077.png

b47fb66470a2428891a8d2d8be5be7ff.png 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3张图片

PUCCH format 3/4 的加扰过程和PUCCH format 2相同。b22b1ebe851148adb342636be30c9bf0.png

 默认为QPSK 调制,当高层配置为 pai/2-BPSK时 使用pai/2-BPSK调制。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4张图片

 R16 中针对PUCCH format 3是否有配置interlaced mapping的情况 决定需不需要进行block-wise spreading。没有配置interlaced mapping时 不进行block-wise spreading;否则PUCCH format 3 有配置single interlace时,M_PUCCH,3_RB=10,N_PUCCH,3_SF 由参数occ-Length提供,没有配置occ-Length时N_PUCCH,3_SF=1。PUCCH format 3有配置2个interlace时 ,M_PUCCH,3_RB=20,N_PUCCH,3_SF=1,Wn=1。

PUCCH format 4 N_PUCCH,4_SF由occ-Length 提供。

当N_PUCCH,s_SF >1时需要查Table6.3.2.6.3-1和Table6.3.2.6.3-2确定wn(m)的具体取值。

注意在配置interlaced mapping时 ,PUCCH format 3 的 RB数是定好的(single interlace时,M_PUCCH,3_RB=10,two interlace时,M_PUCCH,3_RB=20),假如有配置nrofRB,就可以忽略nrofRB。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5张图片

 UE配置有useinterlacePUCCH-PUSCH,如果对PUCCH format2/3有配置PUCCH-ResourceExt时,可以配置interlace1;如果没有配置interlace1,就要提供occ-length和occ-Index。

针对PUCCH format 3,在传输时,RB的起始位置对应interlace RB的最小 index的位置进行传输,如果配置了2个interlace(interlace0  interlace1),根据UCI大小,传输interlace0和1对应的RB可能都会用于进PUCCH 传输,具体下篇再说。

由于PUCCH format 3/4在频域可能有多个PRB 分配,为了降低PAPR(峰均比),需要进行Transform precoding,即采用DFT-spread OFDM。公式见38.211 6.3.2.6.4

Transform precoding后的复值符号映射到物理资源,按照先频域k,后时域l的顺序,当然不能使用DMRS占用的资源。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6张图片

PUCCH format 3/4在映射到具体的时频资源上时,要遵循先频域 再时域的分配原则,天线port对应2000。

时隙内跳频规定,第一跳对应的符号长度为N_PUCCH_symb/2 向下取整,第二跳对应的符号长度为PUCCH 总符号长度N_PUCCH_symb  - 第一跳的符号长度,当然进行interlace 传输是不能进行跳频。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7张图片

PUCCH format 3/4 dmrs 序列的生成相关的参数 上面说的很清楚,值得注意的是PUCCH format 3由于支持复用,m0的取值需要针对有无interlaced mapping 进行区分,如绿色字体部分。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8张图片

PUCCH format 3/4 DM-RS只要确定时域位置就可确定DMRS的分布,对应port 2000。

举两个例子说明下PUCCH format 3/4的具体资源映射情况。

假如PUCCH format 3/4 时域长度为14 ,有配置Additional DMRS,不跳频,则DMRS 和PUCCH format 3/4 的资源分布如下。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19张图片

 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20张图片

如这个例子 有enable 时隙内跳频,startingPRB 是10,secondHopPRB =262,没有配置additional DMRS,PUCCH 符号长度对应14 个symbol,对应table 6.4.1.3.3.2-1中的最后一行数据,则时频域分布如下NR PUCCH(二)PUCCH format 2/3/4 and interlaced RB_第21张图片

最后用一个表格总结下。156b3305fffc4473bc519a07faabeb0a.png

如有错误请指正,微信同步更新欢迎关注“modem协议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NR,PUCCH,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