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新型无线卫星通信系统的波束尺寸设计

目录

  • 新型无线卫星通信系统的波束尺寸设计
    • 系统模型与方法
    • 波束尺寸的计算
    • 参数表
    • 本文实验
    • 还需解决问题

NTN 中实现随机访问(RA)、定时提前(TA)和混合 ARQ (HARQ) NR 过程所需的修改是关键方面之一。本文设计比较灵活的波束占用率。并比较比较3Gpp NTN研究中可获得的波束的大小,可以在(随机存取)RA和TA(定时提前)中活得更大/更小尺寸
UT:用户终端
UE终端最大差分延迟对波束覆盖大小的限制

系统模型与方法

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_第1张图片
提出了一种方法,设置不同的PHY/MAC,确定最大波束半径

  1. 确定PHY/MAC最大时间限制

  2. 用最大延迟计算最大单元半径。最大延迟:同一RA/TA中两个UT的最大差分延迟

  3. 从第2步骤中选择最小的单元半径,在RA/TA过程中选择最小的半径作为R~ma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在两个终端之间计算最大倾斜范围

  5. 比较最大倾斜角度(计算差分延迟)j和R~max,获得最大波束的上界 alfa
    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_第2张图片

波束尺寸的计算

  1. RA接入的最大单元半径计算公式
  2. TA接入的最大单元半径计算公式 TA是根据RA前导码计算得出的
  3. 根据1 2找到Rmax
  4. 计算波束尺寸

参数表

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_第3张图片

本文实验

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_第4张图片

  1. 图二 基于RA的最大蜂窝半径

  2. 根据公式1,得到的RA的最大蜂窝半径,子载波间隔(时隙)等于3时,RA的最大蜂窝半径较小

  3. 找不着啊 Preamble forma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B4和Co前导序列总是提供最大/最小蜂窝半径。

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_第5张图片

1.图三· 基于TA的最大定时提前
2.公式2,T~A 上层提供的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_第6张图片

  1. 等式8
    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_第7张图片

  2. 基于子载波间距 μ = 2(虚线)和 μ = 3(实线)的 RA 前导格式的波束占用最大长半轴

  3. 卫星离地面高度越高,RA前导格式占用的波束越长

07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_第8张图片

  1. 两个时隙 2 3
  2. 两个高度 600km 1200km
  3. 两个波段 Ka S
  4. 两种天线配置 指向性辐射模式不同

还需解决问题

需要解决方法:卫星通信损伤对物理层和上层的影响
定时提前和随机接入??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两者可以一起比较找覆盖半径

[1] A. Guidotti, “Beam Size Design for New Radi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 68, no. 11, pp. 11379-11383, Nov. 2019, doi: 10.1109/TVT.2019.2944242.

你可能感兴趣的:(5G,NR,NTN,PHY文献阅读,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