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的基本概念

Part 1:名词概念

转子齿数Z:转子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小齿个数;

定子相数M:步进电机线圈(绕组)个数,以产生不同对极N、S磁场;

通电方式C:①C=1 :单相轮流通电、双相轮流通电;

                  ②C=2 :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

步距角:步进电机定子绕组每改变一次通电状态,转子转过的角度。

步距角计算公式:θ=360°/(M*Z*C)

例如东莞某公司所用二相步进电机:

相数M=2,齿数Z=50,通电方式C=2,即可计算出未细分的步距角θ=360°/(2*50*2)=1.8°

Part2:工作原理

     通常电机的转子为永磁体,当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磁场。该磁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场方向与定子的磁场方向一致。当定子的矢量磁场旋转一个角度。转子也随着该磁场转一个角度。每输入一个电脉冲,电动机转动一个角度前进一步。它输出的角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改变绕组通电的顺序,电机就会反转。所以可用控制脉冲数量、频率及电动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总之:
①控制输入给步进电机的脉冲数目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角位移:Φ=N*θ;
②控制给步进电机的脉冲频率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n=(60°*f*θ)/360°=60°f/(MZC);
③控制步进电机定子绕组的通电顺序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机控制,工业控制,步进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