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SK信号生成】生成正交相移键控信号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目录

1 概述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4 Matlab代码实现


1 概述

正交相移键控(QPSK)信号是一种常用的数字调制技术,用于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QPSK信号通过将数字数据映射到不同的相位状态来传输信息。

在QPSK信号生成中,首先需要将数字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然后,每两个二进制位被映射到一个相位状态,共有四种可能的相位状态:0°、90°、180°和270°。

生成QPSK信号的一种常见方法是通过使用正弦和余弦函数来生成两个正交的载波信号。这两个载波信号的相位差为90°,分别称为I(in-phase)和Q(quadrature)分量。然后,将二进制数据映射到这两个正交信号的幅度上。

具体而言,如果二进制数据为00,则对应的相位状态为0°,将I和Q分量的幅度都设置为正值。如果二进制数据为01,则对应的相位状态为90°,将I分量的幅度设置为正值,Q分量的幅度设置为负值。类似地,对于二进制数据为10和11,对应的相位状态分别为180°和270°,设置对应分量的幅度即可。

通过这种方式,QPSK信号可以被生成并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在接收端,可以通过解调和解码过程将QPSK信号转换回原始的数字数据。

2 运行结果

【QPSK信号生成】生成正交相移键控信号研究(Matlab代码实现)_第1张图片

可视化代码:

%plot(qpsk);
modsig=[];
for i=1:100:1000

    for j=1:10
        p=qpsk(i+j);
        modsig=[modsig p]; 
    end;
end;
subplot(311);
plot(data);axis([0 100 -1.5 1.5])
title('Digital Message signal');
subplot(313);
plot(modsig);axis([0 100 -1.5 1.5])
title('QPSK signal');
subplot(312)
plot(c);axis([0 100 -1.5 1.5])
title('Unmodulated carrier');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

[1]赵峰,杨雄伟,李静玲.一种基于OOK调制激光产生QPSK信号的装置及方法:202111050287[P][2023-08-05].

[2]沈跃,朱军,苏义脑,等.钻井液压力正交相移键控信号沿定向井筒的传输特性[J].石油学报, 2011, 32(2):6.DOI:doi:10.7623/syxb201102025.

[3]王彦丹.相干检测光正交相移键控信号评估与传输性能研究[D].北京大学,2012.

[4]王传秋.基于SVM的BPSK和QPSK的信号调制识别研究[D].东北大学[2023-08-05].DOI:CNKI:CDMD:2.1013.115773.

4 Matlab代码实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matlab,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