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碗阳春面

       1980年9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和刘伟凝、王达三人去教育局看高考发榜,刘伟凝和我榜上有名,王达名落孙山。返回的路上,王达默默无语,我们俩人虽心中高兴,但也不方便说些什么。在快到花园口时,刘伟凝突然说请我俩吃饭,这令我感到惊奇,因为那时的人们生活比较困难,手中拮据,一名中学生如有一毛钱,心里一定是砥实的,如果有五毛钱,走路都可能雄赳赳的。

       吃饭地点就在花园口的东南角,当时那儿是一片平房。从花园口沿中兴路南侧同东走不足百米处便是一间小吃店,那是一个集体制的小吃门市,这个小店叫什么名字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了,我想大概是运河或是大众、工农之类的名字吧,因为当年的小店名字大致都是这些。

       刘伟凝请我们吃的是阳春面,收款处的黑板牌上写的是阳春面,每碗一角二分。

       阳春面,这个名字倒还是第一次听说,它是什么模样的?为什么叫阳春面,我一概不知。

      我们将缴费的竹牌交给服务员后便坐在桌边闲聊。桌面呈乌黑色,没有拧干的抹布留下的水渍一缕一拉,桌缝中满是灰垢,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任何感觉,因为那时的小饭店都是如此。等了一会儿,一位工作服满是油渍的中年妇女端着托盘来到我们的桌前,托盘放下后,她用那不怎么干净的手将三碗面条一一取出,放在桌子一头。

       坐在外面的刘伟凝站起来将两碗面端到我和王达面前。阳春面原来就是面条,是机制的面条。面条,虽说不是经常吃,但次数也还是不少的。当然吃的大都是自家制作的手擀面,手擀的面条较粗砺,嚼在口中有韧劲。但当时家中下面条通常是用青菜炸汤,炸汤时给少许的盐,即使放些油,量也很少,所以口感并不是很好。不过比较其它的食品,还是很好吃的,所以那是很多家庭改善伙食时或来亲戚时常见的选择。

       装面条的是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用着的 “蓝边碗”,厚重而笨拙,碗内外呈现的是晦暗的牙黄色,不知是因为用久了颜色改变的缘故还就是本色。碗口外沿描着宽窄不一、或断或续蓝色线条,仿佛是汉唐朝的古董。我从刘伟凝手中将碗接下,碗中的面条像馒头一样在汤中凸起,一部分青青的蒜叶点缀般地洒落在面条上,也有一些蒜叶飘浮在汤中,汤中蒜叶周围的是一圈一圈溶化了的荤油花,像是从绿叶里蹿出的几朵梨花。

       我将碗轻轻地移动到桌边,一丝丝浓浓的香味便飘入鼻腔进入肺腑,这香味是蒜香、葱香、面香特别是油香的混合,最主要的还是那经过高温洗礼的饱和脂肪酸散发出的摄人心魄的油味,这香味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食欲冲击和骨酥筋软的陶醉。难怪一位美食家曾说过:“只有猪油才是中华料理香味绵长折服世人的精髓”。

       我用筷子将碗中的面条翻了翻,然后沿着碗边慢慢地啜了一口面汤。顿时唇齿间荡漾着浓烈的鲜美的味道,这味道从的舌尖传到肺腑,回味悠长,以致我今天想起来那味道还在鼻腔中盘旋。

      接着,我又夹起几根面条放入口中,这面条圆润爽滑,且很有韧劲。在嘴里用牙齿嚼断后,好像与舌头之间没有什么阻力,在口腔中转了一圈,在面香、油香与特有的鲜味留在口腔并转而进入肺腑后,面条滋溜地到了胃中,䁔到了心窝。我还想再品一下这面条的的味道,但是已受诱惑的胃部却又使我风卷残云般地将面条狼吞肚中。碗净后虽然肚子已经饱了,但是还想再吃一碗,因为那滋味真是令人陶醉。

       多年来,我吃过拉面、刀削面、锅盖面、方便面、肉丝面、牛肉面、炸酱面、鸡蛋面、鸡汤面,从价格上来说,它们高低不等,但那年吃面的感受,却再也没有出现。

                                                                                                                                                                       20210905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年那碗阳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