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个人小结

2020年9月在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中,我来到了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工作。在执法局工作的这一年零三个月,我搬了4次办公室,轮换了3个部门;接触了梁溪区近20个横向部门,认识了近200位新同事;参与管理了近2000家企业,吊销了2家企业运输经营许可证,停业整顿了3家企业;加入了中青班,参加了5次执法相关的培训;初步了解了普货、维修、驾培和租赁行业管理的冰山一角。这是忙碌的一年,但收获颇丰。

一、收获了宝贵的使命感。

交通执法是维护交通运输行业秩序的中坚力量,在这支队伍中,我感受到了使命的召唤。

几经辗转,我来到了交通执法局梁溪大队工作,梁溪大队,是负责梁溪辖区内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综合执法部门。

梁溪区,一个身处中心城区的弹丸之地,注册着1300多家各类货运企业,1万5千辆货车,上万名司机。企业组织管理松散,从业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管理,安全隐患一触即发。

面对这样的形势,这样的压力,我虽然有过担心和彷徨,但却没有退缩和动摇,因为我知道,我们就是交通执法的守门人,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我和同事们一起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我们采取上门检查、集中约谈、组织培训等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展行业安全教育;我们运用《安全生产法》、《省道条》和《公路安保条例》等各种法律法规亮剑执法;我们联合街道和社区与我们一起,组织开展梁溪区交通运输行业专项整治,重塑行业生态。通过持续开展的清理整顿,隐患企业、小散弱企业数量明显减少,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企业比例明显提升,行业运输秩序明显提高,我们也在辛苦之余也感到很欣慰。

二、感到了久违的激情。

融入执法局的过程让我找到了一种如刚踏入工作时的久违的激情。

这是一种想工作的激情。交通管理的责任感使命感让自己觉得手头的工作虽然忙但很有意义。

这是一种想学习的激情。面对一片全新的领域,有一种本能的冲动想去了解它、做好它。而且周围的人都在学,这种氛围也在推着你快快学,好好学。

这还是一种来自同事间的激情。不管是原本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同事,来到了执法局这个大家庭就成了一家人,自己经常能感受到那种背靠背的相互支持和信任感。这种同事间的激情有时会飘荡在走廊大声的呼唤里,有时会饱含在一次次善意的责备里,有时会洋溢在在一次次会心的点头里。

三、体会到了阵痛后的收获

由熟悉走进陌生,会有阵痛,但也会有成长。

这次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换岗,彻底改变了我以往熟悉的工作方式,工作同事变了,工作地点变了,工作内容变了,期间经历了各种不舒适,但是站在一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到自己从最初的什么都不懂,到慢慢适应,从最初的阵痛里慢慢走出来,我感到自己的变化,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一是业务边界突破。以前我多年在公路部门工作,业务边界清晰,自己负责的内容也大多和信息技术相关,比较注重业务的深度而广度相对欠缺。交通执法改革后,自己从单一的公路部门,来到了交通综合执法部门,所在的梁溪大队又是业务种类特别丰富的部门。一时间,货物运输管理、维修管理、驾培管理,甚至水上码头管理等各种工作扑面而来,真是应接不暇。自己从一开始的茫然,到逐渐熟悉跟上大家的节奏,再到参与决策开拓创新,用快速学习快速适应,完成了跨越边界的关键一步。

二是从条线向块面工作方式的突破。我到了梁溪大队后,除了负责交通执法源头管理外,还负责和梁溪区政府板块的横向部门对接,协调各部门开展交通相关的业务,组织属地街道社区共同完成交通运输行业分级分类管理。和梁溪区板块的接触,让我有幸看到了他们的工作方式,了解了他们的协作模式,让我有机会站在交通以外看交通,看到了我们的优势,更看到了我们的局限和不足,看到了很多需要向兄弟部门学习的地方。

总之,我非常乐见自己在将近不惑之年依然能找到新的使命感,找到久违的激情,实现新的突破。在交通执法局这一年多的工作也让我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交通行业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兼具的工作,光靠一时的新鲜感,光有一时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这里更需要的是一种持久的有韧劲。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苦练内功,奋力前行,为实现交通执法高质量发展,实现无锡交通高质量发展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度个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