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xss ,也总结一下XSS基础的点到进阶的知识
目录
0x01 XSS扫盲入门
0x02 XSS payload构造
0x03 XSS payload变形进阶
XSS是什么?
XSS全称跨站脚本(Cross Site Scripting),为不和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的缩写混淆,故缩写为XSS。跨站点脚本(XSS)攻击是一种注射型攻击,攻击者在可信的网页中嵌入恶意代码,用户访问可信网页时触发XSS而被攻击。
XSS会造成那些危害?
XSS的分类
A) 反射XSS
又称非持久型XSS,这种攻击方式往往具有一次性,只在用户单击时触发。
XSS-LEVEL1反射XSS
反射XSS-LEVEL1 By 卿
输入您需要提交的内容
";
echo "您提交的内容是:".$xss;
}
?>
这段代码中首先包含一个表单,用于向页面自己发送GET
请求,带一个名为xss的参数。 然后PHP会读取该参数,如果不为空,则直接打印出来,这里不存在任何过滤。也就是说,如果xss中存在HTML结构性的内容,打印之后会直接解释为HTML元素。
提交
我们输入的HTML代码被执行了。查看审查元素,我们插入的内容被当做html元素显示在页面上了。
B)存储型xss
又称持久型XSS,比反射型XSS更具有威胁性,并且可能影响到Web服务器自身的安全。攻击脚本将被永久的存放在目标服务器的数据库或文件中。
RT-xss.php内容:
XSS-LEVEL1反射XSS
存储型XSS-LEVEL1 By 卿
输入您需要提交的内容
点击查看提交的内容
打印输出内容的show.php:
";
}
?>
访问RT-XSS.php,输入
点击test,点击之后却发现没有任何动静,但事实上,我们的数据已经插入到了数据库中
C) DOM-XSS型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使用DOM能够使程序和脚本能够动态访问和更新文档的内容、结构和样式。
DOM型XSS其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射型XSS,它是基于DOM文档对象的一种漏洞。DOM型XSS是基于js上的。不需要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XSS-LEVEL1反射XSS
DOM-XSS-LEVEL1 By 卿
输入您需要提交的内容
输入
,
点击test
提到xss,不得提一下xss的 防御策略
Content Security Policy(CSP)内容安全策略
为了防范XSS,CSP出现了。
CSP 的实质就是白名单制度,开发者明确告诉客户端,哪些外部资源可以加载和执行,提供了这种白名单之后,实现和执行则由浏览器完成
通过一系列的自定义配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恶意脚本的攻击,建议进行配置。
大多使用cookie来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如果攻击者拿到了这个认证cookie,就可以登录了用户的账号了
XSS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cookie,当然也不仅是为了获取cookie
cookie安全注意点
Httponly:防止cookie被xss偷
https:防止cookie在网络中被偷
Secure:阻止cookie在非https下传输,很多全站https时会漏掉
Path :区分cookie的标识,安全上作用不大,和浏览器同源冲突
通过设置 cookie的几个属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网站的安全
了解了xss分类和原理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什么地方可以执行JS相关的代码
先学习下关于编码的问题。
浏览器的解析过程
浏览器在解析HTML文档期间,根据文档中的内容,会经过 HTML解析、JS解析和URL解析几个过程
首先浏览器接收到一个HTML文档时,会触发HTML解析器对HTML文档进行词法解析,这完成HTML解码工作并创建DOM树。
如果HTML文档中存在JS的上下文环境,JavaScript解析器会介入对内联脚本进行解析,完成JS的解码工作。
如果浏览器遇到需要URL的上下文环境,URL解析器也会介入完成URL的解码工作。
URL解析器的解码顺序会根据URL所在位置不同,可能在JavaScript解析器之前或之后解析
HTML实体编码
浏览器会对一些字符进行特殊识别处理,比如将 < > 识别为标签的开始结束。
要想在HTML页面中呈现出特殊字符,就需要用到对应的字符实体。比如在HTML解析过程中,如果要求输出值为 < > ,那么输入值应该为其对应的实体 < >
字符实体以&开头 + 预先定义的实体名称,以分号结束,如“<”的实体名称为<
或以&开头 + #符号 以及字符的十进制数字,如”<”的实体编号为<
或以&开头 + #x符号 以及字符的十六进制数字,如”<”的实体编号为<
字符都是有实体编号的但有些字符没有实体名称。
Javascript编码
Unicode 是字符集,而 utf-8,utf-16,utf-32 是编码规则
最常用的如“\uXXXX”这种写法为Unicode转义序列,表示一个字符,其中xxxx表示一个16进制数字
如”<” Unicode编码为“ ”,不区分大小写
URL编码
%加字符的ASCII编码对于的2位16进制数字,如”/”对应的URL编码为%2f
常见XSS payload位置
1、html内容中
1.1 大小写不敏感
1.2 嵌套绕过
ipt>alert(1) Ipt>
1.3 svg 注入(HTML5 支持内联 SVG)
1.4 执行代码转换成unicode编码,再通过eval执行

2. HTML标签属性中
很多时候输出发生在HTML属性, 例如、
等,再比如
2.1 自行闭合双引号构造闭合标签:
" onclick="alert(1)
">
">
构造on事件:
" onmouseover=alert(document.domain)>
增加注释符//:
" onmouseover=alert(document.domain)> //
利用html5 autofocus功能进行XSS:
aaaaa" name="javasCript:alert()" autofocus onfocus="location=this.name" aaa">
很多时候遇到的场景并不会这么简单, 程序员会将双引号 " 过滤为实体 例如
Form标签闭合引号:
2.2 两个常见的输出例子
xxxx
实际上, onxxxx="[输出]" 和 href="javascript:[输出]" 与 没有太大区别。因为[输出]所在的地方,都是javascript脚本。
但是 如果被过滤,往往没有太好的办法。而上面这2种情况,则有一个很好的办法绕过过滤。
在HTML属性中,会自动对实体字符进行转义,例如
和
是等效的
由于单引号'被过滤,我们可以将'写为'
location.href='........&key=aaaaaa'
location.href='........&key=aaaaaa'+alert(1)+''
location.href='........&key=aaaaaa'+alert(1)+'‘
接着我们把代码转换为 url 的编码。 &-> %26, # -> %23最后
key=%26%23x27;%2balert(1)%2b%26%2aaaaaaa3x27;
缺陷点是发生在 onkeydown 或 a 标签的 href 属性中,无法自动触发,因而使得威胁减小,如果是发生在 img 的 onload 属性,则非常可能导致自动触发
3. js内容中(代码执行上下文中,我们可以 首先判断,是否过滤了* < , > , /* 等特殊符号,如果没有被过滤可以XSS可能性就很高
尽量不要在JS的注释里输出内容, 还挺危险的。
防御方式:将一下特殊字符进行转义
防御方式: 对这些输出的特殊字符进行编码
参考XSS备忘录
RSnake提供给 OWASP,内容基于他的XSS备忘录:http://ha.ckers.org/xss.html。目前这个网页已经重定向到OWASP网站,将由OWASP维护和完善它。
列举一些常用例子:
XSS定位器
在大多数存在漏洞且不需要特定XSS攻击代码的地方插入下列代码会弹出包含“XSS”字样的对话框。使用URL编码器来对整个代码进行编码。小技巧:如果你时间很紧想要快速检查页面,通常只要插入“<任意文本>”标签,然后观察页面输出是否明显改变了就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漏洞:
‘;alert(String.fromCharCode(88,83,83))//’;alert(String.fromCharCode(88,83,83))//”;alert(String.fromCharCode(88,83,83))//”;alert(String.fromCharCode(88,83,83))//–>”>’>
. XSS定位器(短)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空间并且知道页面上没有存在漏洞的JavaScript,这个字符串是一个不错的简洁XSS注入检查。注入后查看页面源代码并且寻找是否存在 无过滤绕过 这是一个常规的XSS注入代码,虽然通常它会被防御,但是建议首先去测试一下。(引号在任何现代浏览器中都不需要,所以这里省略了它): 利用多语言进行过滤绕过 通过JavaScript命令实现的图片XSS 图片注入使用JavaScript命令实现(IE7.0 不支持在图片上下文中使用JavaScript 命令,但是可以在其他上下文触发。下面的例子展示了一种其他标签依旧通用的原理): 无分号无引号 不区分大小写的XSS攻击向量 HTML实体 必须有分号才可生效 重音符混淆 如果你的JavaScript代码中需要同时使用单引号和双引号,那么可以使用重音符(`)来包含JavaScript 代码。这通常会有很大帮助,因为大部分跨站脚本过滤器都没有过滤这个字符: posted @ 2019-06-01 19:20 卿先生 阅读(...) 评论(...) 编辑 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