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15(2019W4, 0121-0127)有点松懈,所有反思

1.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自我迭代新进展

a. 整体松懈,输出极少,多是日常吐槽

周一k叔课结束以后就有所懈怠,虽然最近也确实工作很忙,但由于k叔的课时限都很紧就要提交作业,因此每天都会挤时间来看:早上通勤路上听课,到单位后再困也先花十几分钟记个笔记再小憩,晚上通勤时可以想想课后题怎么回答。现在每天通勤路上一路睡过去,到单位后继续睡。。。哎我果然还是需要激励的呀。

b. 但也有所反思:被动等待共读计划、主动发起组内“每日一问”、充实日程表增加微习惯

因为这一周的懒散,之前班级群里在讨论共读时我突然就很有动力一起参加了,逼迫我每天看书加输出,多好。

除了“被动等待”共读计划外,我也认真的想了一个小组内增加互动、增加每日感想输出的方法来给自己添加deadline压力:每天值日生提出一个小问题,大家一起思考、讨论交流。其实我本身是一个比较内向且拖延的人,那天能在小组内发出建议就已经是非常逼迫自己走出这一步了,发的时候还很忐忑,要是没人回应怎么办,要是大家被挑起了兴趣但最后执行效果不好怎么办。后来组长斐斐姐来问我更细化具体的建议,我想了很多、但是强迫症发作感觉都不够成熟于是又停滞了,幸好斐斐姐当机立断决定先干再说,后面再慢慢调整方式。非常期待后面的效果。这一part我虽然迈出了第一步比之前有进步,但后来又纠结在细节上了,还是不够。

我是一个很“懒得动”的人,事情流程一旦确定了就不爱改,最适合用“微习惯”慢慢改进。这周就是由于没有DDL、且原有的微习惯(早上听K叔课)被打破,所以才这么懒散,要不然其实有几天到单位后没那么困,但由于没有紧急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挣扎犹豫之后还是睡过去了,事后回想起来有很多事可以干,但在当下真的就是不想干,没心情干。想要通过每天固定日程培养微习惯,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认真研究结合了几种方法,准备每天早上通勤时认真听课,到单位边回忆边做笔记,然后再补听,用这种方法来给自己的日程“找点事干”。但这个flag我从周五开始立了一个周末也没执行,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事情拖延,明天早上一定要听一小节金融课试试看了,10分钟也可以,万事开头难,先走起然后再慢慢想怎么改进。

c. 新设置“三颗糖”模块

上周开部门年度会议的时候,领导突然让我表扬一下部门里面的小朋友说一下他们的优点。我一下子卡住了,磕磕巴巴,就只说了一些泛泛的话,不够深入、有针对性,听起来好像很没有诚心,觉得小朋友身上没什么优点似的。场面一度有点尴尬。其实我并不是对小朋友有那么多不满,我也觉得他们本身已经挺棒的了,但当场一下子就是不太能想起他们的优点来。哎这样不太好,不仅仅是这件事本身,而是我不会表扬他人这件事,特别不好,也是我不太会和“不太熟的朋友”尬聊的原因。出于培养微习惯的角度,从周三开始我日志新设了一个模块“三颗糖”,每天说3个sweets,可以赞美可以表扬也可以是感恩,尽量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记录下来.三颗糖,听起来就甜甜的~

其实设置这个项目本身就体现了日志、自我思考的重要性。开完会当天我有反思自己的不足,但若是从前,我就仅仅是表面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不足,然后抛之脑后,不去思考对策及改进方法,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景还是同样的尴尬。但现在却会在每日复盘后努力寻找对策。

此外,开始记录以后才发现,平时自己生活的是有多盲目。第一天记录三颗糖时,一开始只能想到前两个感谢,第三颗糖(感谢爸爸帮我剪指甲)反而是努力的想了很久才想起来的。有的时候因为别人长期限的付出,反而会当作习惯、视为自然、taken for granted,真是太不应该了。

d. 新设了个小flag:HP的脉络梳理。

最近在重新听哈利波特,发现罗琳真的是天才,草灰蛇线,伏笔真是搭的太好了。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有关整体故事的“大伏笔”、“大框架”外,也有很多小的细节前后呼应。比如HP4在前面世界杯时介绍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门钥匙),最终三强争霸赛决赛上奖杯就是被替换成门钥匙;比如书最开始讲到门钥匙时和韦斯莱一家用同一个门钥匙的是塞德里克,就是最后被伏地魔干掉的小帅哥,也是秋张的男朋友;比如哈利发现世界杯巫师的帐篷内部装饰和他在麻瓜世界认识的一个阿姨家一模一样,哈利原先也没有多想,就是觉着奇怪,我前面看的时候也没有多想,后来发现第6本书揭秘那个麻瓜阿姨就是魔法世界派来暗中保护哈利的,在第四本这里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这些细节并不那么重要,即使缺失也不会影响整体故事走向,但这样交相辉映就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真实感,也就是为啥很多人猜测罗琳其实就是个巫师只是描述了巫师世界的历史而已。真是太真实了。每一个人背后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是互相认识的。真的是创造了一整个宇宙。或许可以随着这次的熟悉,慢慢的整理一下这些前后呼应的点,应该很有意思。先是一本一本的整理小细节,到最后看能不能整理出一个大的脉络框架来。

2. 若有所思,主动成长To grow up, not to be grown up(一周思考汇总)

a. 一个老股民对行为心理学的朴素理解

昨晚和爹聊天,谈到股市上的心理学,爹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行为心理学,但他对其的朴素理解却比我更深入。

我之前因为要考证有系统学习过行为心理学,但不如专业读这个的学的深入,理解也比较理论化。比如人人都会有的“锚定效应”:当年北京二环房价刚从1w涨到2w的时候你觉着贵,因为你内心还“锚定”在1w这个数字;现在如果北京二环有套房卖5w你觉着便宜,因为你内心的“锚点”已经随着环境及你的认知更新至15w了。其他的知识更多的是停留在纸上谈兵、不能应用到实际中。

而我爸虽没有学过理论知识,但他实战经验上、从庄家的角度进行思考,为什么庄家在拉动个股上涨时要不断横盘整理?就是为了把已经赚钱的人赶出去,不断拉高散户持仓的价格。举个例子,A在5块钱时买入股票,一路上涨至10块后庄家开始横盘整理,先下跌至8块,后又涨至9块,A这时已经打破了“一路上涨”的预期,觉得9块卖至少比8块卖赚得多了赶紧卖出;或者先涨至11块又跌回9块,同样,A已打破“一路上涨”的预期,9块卖出也已赚了不少,因此也会卖出。B在9块时买入,同理庄家将股票一路拉升至20块后又一次横盘整理、上下波动,B也卖出了,C接盘,C的成本就是20块。这时庄家基本已经将股票拉升至心理价位,再抬升至21、22块,则C看这趋势还会涨,于是继续追加。这时庄家开始抛盘。一开始股价跌至19块,若是此前没有经过横盘整理、A、B手上还有股票,就会在此时卖出,虽然赚的不如20块多,但至少没有亏损嘛。但是C就不同了,他的成本是20块,他的预期是股票一路上涨,他不会在19块略有亏损时卖出,只觉得是补仓、拉低成本的好时机继续补入,而庄家随着C的补仓早已逃之夭夭。股价随后一路跳水、C就被锁在了高位,进退两难。

光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平时还是要多跟爹妈交流各种经济学现象,这样才能真正把知识吃透。

b. 英语学习二三事

其实这一part也是之前答应天虹要来分享的拖延到了这周,先简单写一些吧。

首先要明确学习英语目的,如果是备考,那该背的单词背起来,该刷题的刷题。如果是为了自我提升,那建议从泛读+泛听入手,后续可以开始精读和精听(dictation),并结合需要开始口语联系及写作。泛听和泛读,顾名思义就是看故事书般快速翻过,能够随着故事情节心情上下起伏就算看得懂了;而精读和精听则是需要逐字逐句地读懂、甚至拓展理解。个人认为口语输出必须建立在有“英语思维”的前提下,而写作输出就更是要在有大量精读、熟练掌握词汇、句型上。

其次要找到并培养兴趣。如果你连中文的政治新闻都不爱看,让你整天听VOA、BBC里面英国众议院又怎么了美国白宫又怎么了肯定很痛苦。要找到你有点兴趣、至少看起来不厌烦的材料,且和你当前的英语水平相适应。比如我就是从哈利波特系列入手,宝妈们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看伊索寓言、小王子等,难一些的可以看看阿加莎、NBA球员的自传、漫威的剧本、冰与火之歌(权利的游戏原小说)等。这些网上都能找到相关的小说以及有声读物。特别推荐一下我的最爱哈利波特系列,前两本完全是童话故事,读起来不难且故事性很强,而且英国和美国都出了全套7本的音频,是给国外小朋友做睡前故事用的,听起来也很有意思。

泛听时最好配合有声读物,边听音频边配合着小说一起看,被音频的速度牵着走,以免有些人习惯一字一句读懂读透、每个单词都要查字典而陷入“一页纸读了2小时”的窘境,这样很容易失去兴趣。记得我一开始读HP时就是各种查字典,其实很多单词的意思并不那么重要,比如Vernon姨夫穿的睡衣是绸缎的还是纯棉的,是深紫葡萄色的还是浅曼陀罗蓝色的,这些虽然对塑造人物有所帮助,但对理解剧情其实没什么必要。这样第一页就读了两个多小时吧,而且剧情还没怎么展开,整个人就很有挫败感,没看完第一章就放弃了。后来机缘巧合发现HP还有音频,鼓足勇气再尝试了一遍,第一次听音频时被主播的语速惊呆,怎么可以这么快,很多单词虽不知道准确的含义,但根据上下文及主播的语气也能猜测个大概。一开始一次性读15分钟左右就要休息会儿,感觉脑力严重透支,阅读时都可以听到脑子里面齿轮在快速旋转磨合的声音。后来慢慢习惯了也就还好,再去听高中的英语听力就觉得是小菜一碟了。

推荐2个公众号“菠萝包英语”和“图安一记”。前者是一个做英语能力提升的公号,从英语泛听起步,可以花钱参与他们的半年期泛听活动,但管理相对比较松散,即使不参加活动,公号也经常提供各种泛听的电子书或有声读物资源。后者是专注于精听,公号上有很多如何开始精听、精听的详细步骤、时间等文章,可以在准备开始精听前看看。

c. “leader”的艺术

最近工作上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A跟B,主管跟我忙着做A,就把相对没有那么紧急的B让小朋友先做。我主管复核时直接看最后的结果,然后不停的提问,你这里是什么思路,我想用那个思路,为什么那个思路比你现在的更好。最后,虽然返工了几次,小朋友也一个人做了完整的整个框架下来。当然里面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但是小朋友能够整份做下来的我也是蛮差异的。如果换做是我,我原先的想法是等小朋友搭完框架我去检查,但每次我检查的时候都是自己看excel底稿链接、自己手动修改了,还是变成我自己要做主力,从头到尾的把这个框架梳理下来,小朋友更多是做一些基础工作,不能有这么好的锻炼效果,小朋友一直都做基础工作,也会感受到无聊。算是一次学习吧,之前我也有一直在反思之前主管是怎么带我的、我现在是怎么带小朋友的,但没有这么深刻的对比感和强烈的冲击感。当然这种方法本身就对“带领者”有很高的要求,不是通过查看细致的底稿、具体链接来发现问题,而是通过提问、通过看大方向上的数据和所掌握到信息的偏差,来发现问题。我也要继续磨练吧。

3. 生活小札

a. 也在成长的娘亲

娘亲最近是有变得开朗了些、和我也更“熟络”了。今天她打牌回来我随口问一句“赢了输了”,她特别兴奋的和我描述她今天如何手气旺旺大杀四方的经过。要是换做以前,她可能就简单的说一说就结束了谈话。现在我们更像朋友了。以前虽然也是感情深厚的母女,但更多的是我需要倾吐时找她聊天,她听我讲并开导我。更多的是她单方面的付出,她的烦心事、她的感悟不会和我诉说。我只是一味的在索取,现在我也在改变、她也在改变。很棒。

b. 长不大的孩子

今天傍晚自己一个人在一个不太熟悉车站下车走路到舅舅家,其实距离仅有不到2公里,但我妈就是很担心,各种语音实时指路,一会儿说让我问一下服务员,一会儿又说实在不行你就打的吧。突然间感受到,好像我在他们心中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即使他们知道我“人形GPS”的属性,但他们就是担心。他们知道,我在户外基本不会迷路、总能很快的确定方位;他们也了解,我带过三四趟“夕阳红”旅行团(各种姑姑婶婶姨姨)出去玩儿,全程都是我组织安排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更别提前几年导航还没这么精准智能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甚至在语言不通的东欧和人边比划边问路,都能自己摸索过来。结果在现在,在导航定位这么精确的今天,就在福州本地,他们还是很担心。不管怎样,被人关怀的感觉还是很暖的呀。当然按照我们家一贯的逗比风格我一边内心感觉温暖一边还是怼回去了~~

Week 15(2019W4, 0121-0127)有点松懈,所有反思_第1张图片

c. 突然遇上的过去

今天是我第一次坐福州地铁,下车是在上藤站,出站后就忙着找路,看到一个标志性建筑才反应过来,我下车那个地方正好就是当年我奶奶家的地方。一个我呆了十几二十年的地方,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什么历史的痕迹都看不出来了。正好路边有歌手在摆摊唱歌,唱一首我没听过的很安静的民谣,突然间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仿佛可以透过地铁站的建筑看到当年的那栋楼梯嘎吱嘎吱响的老房子,看到我和姐姐哥哥嬉笑打闹吵着要去买拌面扁肉当夜宵的身影,突然间有了一种时光苍茫感,恍如隔世。

4. 一周复盘情况

a. 108天梦想清单进展一览

Week 15(2019W4, 0121-0127)有点松懈,所有反思_第2张图片

b. 每个梦想的进展与反思

i. 运动:时间上达标但大多是散步之类,专门的跳操椭圆机等运动不足

ii.CPA:完全无进展,工作日确实太忙了可以原谅,但周末也过得太松散了些,至少可以周六听一课的

iii. PZ金融小课:同CPA。这个事情更紧急要尽快开始,否则春节前无法达成既定目标,现在才完成15%。

iv. 英语:当周完成不足。不像CPA或金融小课我得坐在书桌前、带着ipad才能开始,英语泛听本来是最好达成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听,但这周好几次通勤都在刷豆瓣和知否片段,不应该。

v. 架子鼓:最无奈的一项,我和老师从周一开始约上课时间,周一约周二、周二晚上加班;周二约周三、周三晚上加班;周三约周四、周四晚上加班,老师最后直接和我说了明年见hhh

c. 本周三颗糖总结(再回味,记住美好)

i. 感谢暴暴的鼓励和对我周记的点评,与其说是点评倒不如说是聊天谈心。感觉写的真是太好了比我洋洋洒洒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都到位!本来想摘抄两句结果发现哪一句都不能省,就整段截图上来啦!太爱暴暴了~~暴暴抱抱~~~


Week 15(2019W4, 0121-0127)有点松懈,所有反思_第3张图片

ii. 感谢那个我已经忘了名字的人分享了一个读书的好办法

iii. 感谢爸爸帮我剪指甲【虽然只是一开始答应了最后睡死过去并没有帮我剪】

iv. 感谢爸爸每天早上送我上班

v. 今天下午工作不顺利时朋友逗我开心~

vi. 今天下午的烤红薯超级好吃,红心,且会流油

vii. 感谢A剥橙子给我吃~

viii. 单位发了干货过年开心~

ix. 感谢今天中午太阳很好,晒了很久太阳,暖宫好舒服~

x. 感谢我哥帮我修电脑

xi. 不加班的周末,早晨和爹妈做一块儿喝茶聊天闲扯,开心

xii. 中午睡了一个半小时,虽然也知道很不“自律”,但是真的好开心好愉快啊,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午休犯懒的时候了

xiii. 感谢天虹替我顶班做值日生~

xiv. 感谢cc大大的鼓励~被大家默默关注的感觉真的很棒~

xv. 今天下午吃饱饱的走高速赶动车,太阳正好,在车上睡得死去活来,好幸福~

5. Feeling for the log

a. 周末整体过的比较懈怠,本来抓紧一下是可以把周记基本写出来的,结果只停留在一个非常初稿的阶段,又要等到周一晚上最后DDL了再来补充。哎。

b. 不再纠结于“周记只是平常所思所想”的汇总啦,本来复盘一周要做的就是分类整理嘛,把输出放到每一天更能培养微习惯,周记复盘就是为了以周为单位重新回头看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Week 15(2019W4, 0121-0127)有点松懈,所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