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

架构迎接未来变化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1张图片
IAS 2017互联网架构峰会
WHY--我为什么参会

①学习业界领先技术架构方向,思考未来组织架构可能的进化方向。

②大会主题设计、议程安排和演讲嘉宾,各方面考虑到位,值得关注。

③举办地点在南大仙林校区,可以顺道体验象牙塔的学术和人文气息。


WHAT--我在会中得到了什么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2张图片
架构的重要性

重磅开篇:《平台战略助推数字化转型》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3张图片
TW大牛·熊节

快速响应变化,是当今数字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精益研发是必由之路

精益研发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4张图片
精益研发

数字平台对精益研发的支撑作用: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5张图片
数字平台

精益研发+数字平台,能够让团队聚焦于业务本身,让组织的响应力得到倍增。


架构演变:《技术架构演变全景图-从单体式到云原生》

千米网的首架老曹和当当网的张亮,联袂剖析了云原生的前世今生。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6张图片
cloud native landscape

揭示了技术架构的演化方向: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7张图片
技术架构演化方向

为产品研发人员提供了诸多可以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非常接地气。


硅谷传奇:《the paved PaaS to microservices at Netflix》

来自硅谷奈飞Netflix的A-player yunong xiao提到的三大法宝,对我们的实际研发非常重要。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8张图片
Netflix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背后隐藏的关键词就是效率,一切为了效率,降低MTTD和MTTR,提高响应速度。

我们正在使用的实践:个人云CI环境,在Netflix也用的。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9张图片
本地开发环境标准化

万众期待:《designing for deployment》

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软件工程泰斗级大佬Len bass教授,震撼登场。

为部署而设计。值得我们深思。

用工程手段解决管理问题,这个理念和我们一直倡导的不谋而合。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10张图片
用工程手段解决管理问题

团队和微服务的关系,独立解耦。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11张图片
大师风采

红黑部署和滚动升级。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12张图片
部署策略

特性切换feature toggle,第一次接触的新词,有待进一步研究。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13张图片
feature toggle这个词新鲜

总之,云原生和微服务的浪潮是当下大势所趋,我们的技术和组织都必须适配。

HOW--我准备怎么消化吸收

①继续坚定打造产品持续交付平台,把数字平台的本质要求内化到我们产品交付平台的服务范围中。

②持续优化产品CD环境和效率,借鉴Netflix的三大法宝理念,本地化为我们的利器。

③尝试“为部署而设计”的思路,用工程手段解决管理问题,探索产品发布的快捷可靠之路。


番外篇--南大仙林观感

整体风格独特,融合了民国风格和现代元素,应该是名师设计的手笔。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14张图片
南大仙林远景

布局合理,依山傍水,体现了人文关怀。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15张图片
平面图

图书馆位于建筑群核心地域,彰显大学根本气质。

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_第16张图片
杜厦图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IAS2017大会参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