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https://blog.csdn.net/qq_32534441/article/details/93891796
设计模式汇总贴:
https://blog.csdn.net/qq_32534441/article/category/8348586
○ 工厂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 Factory Method 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
了子类。
○ 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 适配器模式:将一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 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
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 装饰者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的功能来说, Decorator 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加灵活。
○ 代理: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 迭代器模式:提供一个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 尽量使用懒加载
○ 双重检索实现线程安全
○ 构造方法为private
○ 定义静态的Singleton instance对象和getInstance()方法
○ 装饰器模式:IO流中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 单利模式: java.lang.Runtime Runtime run = Runtime.getRuntime();
Java常用类库——Runtime类:https://blog.csdn.net/u013087513/article/details/51799865
○ 代理模式:RMI
https://blog.csdn.net/qq_32534441/article/details/84112784
本文主要是归纳了JDK中所包含的设计模式,包括作用和其设计类图。
首先来个总结,具体的某个模式可以一个一个慢慢写,希望能对研究JDK和设计模式有所帮助。
一、设计模式是什么
(1)反复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2)增强软件的灵活性
(3)适应软件不断变化
二、学习JDK中设计模式的好处
(1)借鉴优秀代码的设计,有助于提高代码设计能力
(2)JDK的设计中体现了大多数设计模式,是学习设计模式的较好的方式
(3)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JDK
三、类间关系
继承、委托、依赖、聚合、组合

四、介绍方式
(1)作用:归纳某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点
(2)JDK中体现:某设计模式在JDK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3)类图:某设计模式在JDK中所对应的类图
五、经典设计模式在JDK中的体现
1.Singleton(单例)
作用:保证类只有一个实例;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JDK中体现:
(1)Runtime
(2)NumberFormat
类图:

2.Factory(静态工厂)
作用:
(1)代替构造函数创建对象
(2)方法名比构造函数清晰
JDK中体现:
(1)Integer.valueOf
(2)Class.forName
类图:

3.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
作用:子类决定哪一个类实例化
JDK中体现:Collection.iterator方法
类图:

4.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
作用:创建某一种类的对象
JDK中体现:
(1)java.sql包
(2)UIManager(swing外观)
类图:

5.Builder(构造者)
作用:
(1)将构造逻辑提到单独的类中
(2)分离类的构造逻辑和表现
JDK中体现:DocumentBuilder(org.w3c.dom)
类图:

6.Prototype(原型)
作用:
(1)复制对象
(2)浅复制、深复制
JDK中体现:Object.clone;Cloneable
类图:

7.Adapter(适配器)
作用:使不兼容的接口相容
JDK中体现:
(1)java.io.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2)java.io.OutputStreamWriter(OutputStream)
类图:

8.Bridge(桥接)
作用: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JDK中体现:java.util.logging中的Handler和Formatter
类图:

9.Composite(组合)
作用:一致地对待组合对象和独立对象
JDK中体现:
(1)org.w3c.dom
(2)javax.swing.JComponent#add(Component)
类图:

10.Decorator(装饰器)
作用:为类添加新的功能;防止类继承带来的爆炸式增长
JDK中体现:
(1)java.io包
(2)java.util.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List)
类图:

11.Façade(外观)
作用:
(1)封装一组交互类,一致地对外提供接口
(2)封装子系统,简化子系统调用
JDK中体现:java.util.logging包
类图:

12.Flyweight(享元)
作用:共享对象,节省内存
JDK中体现:
(1)Integer.valueOf(int i);Character.valueOf(char c)
(2)String常量池
类图:

14.Proxy(代理)
作用:
(1)透明调用被代理对象,无须知道复杂实现细节
(2)增加被代理类的功能
JDK中体现:动态代理;RMI
类图:

15.Iterator(迭代器)
作用:将集合的迭代和集合本身分离
JDK中体现:Iterator、Enumeration接口
类图:

16.Observer(观察者)
作用:通知对象状态改变
JDK中体现:
(1)java.util.Observer,Observable
(2)Swing中的Listener
类图:

17.Mediator(协调者)
作用:用于协调多个类的操作
JDK中体现:Swing的ButtonGroup
类图:

18.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
作用:定义算法的结构,子类只实现不同的部分
JDK中体现:ThreadPoolExecutor.Worker
类图:

19.Strategy(策略)
作用:提供不同的算法
JDK中的体现:ThreadPoolExecutor中的四种拒绝策略
类图:

20.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
作用:请求会被链上的对象处理,但是客户端不知道请求会被哪些对象处理
JDK中体现:
(1)java.util.logging.Logger会将log委托给parent logger
(2)ClassLoader的委托模型
类图:

21.Command(命令)
作用:
(1)封装操作,使接口一致
(2)将调用者和接收者在空间和时间上解耦合
JDK中体现:Runnable;Callable;ThreadPoolExecutor
类图:

22.Null Object(空对象)
作用:不需每次判空,对待空值,如同对待一个相同接口的对象
JDK中体现:Collections.EMPTY_LIST
类图:

23.State(状态)
作用:将主对象和其状态分离,状态对象负责主对象的状态转换,使主对象类功能减轻
JDK中体现:未发现
类图:

24.Visitor(访问者)
作用:异构的类间添加聚合操作;搜集聚合数据
JDK中的体现:未发现
类图:

25.Interpreter(解释器)
作用:用一组类代表某一规则
JDK中体现:java.util.regex.Pattern
类图:四则运算

26.Memento(备忘录)
作用:保持对象状态,需要时可恢复
JDK中体现:未发现
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