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

Centos下软件安装手册

  • JDK安装

针对centos下java环境的配置,我们需要先查看当前系统内的java版本,卸载当前JDK,安装自己需要的稳定版本的JDK。

首先,输入命令:java -version

查看当前系统java版本。如下图所示:

 

输入命令:rpm -qa|grep java

命令说明:

rpm   管理套件    

-qa   使用询问模式,查询所有套件

grep  查找文件里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java   查找包含java字符串的文件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1张图片

 

noarch文件可以不删除,将其他文件删除。(本机已经是安装过自己下载的稳定版本的jdk,没有安装前显示的是当前系统自带openjdk版本)

检查是否删除完成,输入命令:java -version

 

看到上图才表示删除完成。

下面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稳定版本的jdk,(建议去官网下载)下载地址可以参考下边:

https://www.oracle.com/java/technologies/javase-downloads.html(注:如果需要历史版本,请核实好资源,该网址为最新版本,可以从历史版本入口进去选择合适版本直接进行下载)

选择对应版本的jdk。

创建安装目录,并且将下载的文件上传到该目录下。

修改JDK压缩文件的权限,然后再进行操作。

在命令行键入:chmod 777 jdk8x64.tar.gz(注:chmod命令帮助自己查看)

输入命令:ls -al

可以看到效果:

文件名已经显示为绿色,行首也可以实际的看到权限 更改为:

此时就可以进行解压缩安装了。

输入命令tar -zxvf  jdk8x64.tar.gz

命令说明:

tar   备份文件

-zxvf

-z    通过gzip指令处理备份文件

-x   从备份文件中还原文件

-v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f  指定备份文件

jdk8x64.tar.gz           文件名

解压完成。修改解压目录名称(也可以不修改)。本机修改为java。

下一步修改环境变量:vim /etc/profile

命令说明:

vim      文本编辑

/etc/profile   全局变量文件

输入 i,进行文件修改编辑。

进入插入状态:

在文本的最后一行粘贴如下:

注意JAVA_HOME=/hhxx/jdk/java  就是你自己的目录

#java environment
export  JAVA_HOME=/hhxx/jdk/java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jre/lib/rt.jar:${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编辑完成以后,保存退出。Esc 退出编辑模式,:wq保存并关闭文件。

让刚刚设置的环境变量生效,键入:source /etc/profile

检查是否配置成功,键入:java -version

至此,jdk环境配置完成。可以找个测试程序进行测试。键入命令:java -jar 测试程序.jar。

  • MySQL安装

MySQL的安装和JDK安装第一步都一样,首选都需要删除系统自带的安装包以及其他mysql安装包。

首先,查看系统中是否以rpm包安装的mysql,输入命令:rpm -qa | grep -i mysql

还需要查看系统中是否有mariadb,输入命令 :rpm -qa | grep mariadb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2张图片

如果找到有安装包,则进行卸载。卸载完毕之后删除mysql服务,命令如下:

chkconfig --list | grep -i mysql
chkconfig --del mysql

删除服务完毕之后,还需要删除分散的mysql文件夹才可以彻底删除mysql,命令如下:

whereis mysql

清除所有文件夹,至此mysql完全卸载。下一步就是下载资源进行安装了,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file/?id=492009(这个版本是5.7.29,大家也可以下载其他版本的mysql)

创建安装目录,并且将下载的文件上传到该目录下:

修改JDK压缩文件的权限,然后再进行操作。(上边已经介绍了怎样修改文件权限)

解压完成以后,可以修改目录名,本机修改为mysql。查看mysql目录下的文件:

大家可以看到data这个目录,这个是自行创建的,在后边的配置中我们会用到,进入到mysql目录下,键入命令:mkdir data。

下边进行属性修改:

chown -R mysql mysql/

chgrp -R mysql mysql/

chown -R mysql:mysql data

下一步,在etc目录下创建my.cnf,键入命令:touch my.cnf

编辑my.cnf文件,如下:

[mysql]

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 set mysql client default chararterdefault-character-set=utf8

[mysqld]

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 set mysql server port  

port = 5070 #默认是3306,为了防止被占用或者其他端口问题,可以避免使用3306mysql默认端口

# set mysql install base dir

basedir=/usr/local/mysql# set the data store dir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set the number of allow max connnection

max_connections=200# set server charactre default encoding

character-set-server=utf8# the storage engine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max_allowed_packet=16M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true

[mysql.server]

user=mysql

basedir=/usr/local/mysql

本机配置如下: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3张图片

接下来准备工作做完了,就可以进行mysql的安装了。进入mysql目录:

记得,首先要修改my.cnf的文件属性。然后进行安装,输入命令:

bin/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注:这是一条命令,请看清楚)

下面需要启动mysql,键入命令:/etc/init.d/mysqld restart,设置开机启动,键入命令:

chkconfig --level 35 mysqld on

chkconfig --list mysqld

chmod +x /etc/rc.d/init.d/mysqld

chkconfig --add mysqld

chkconfig --list mysqld

service mysqld status(查看状态)

下面修改配置文件:

# 修改/etc/profile文件,添加如下:

#set mysql environment

export PATH=$PATH:/usr/local/mysql/bin#

本机配置如下:

使文件生效,键入命令: source /etc/profile

获取mysql初始密码,键入命令:cat /root/.mysql_secret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4张图片

键入命令:mysql -uroot -p

Enter password: #此处填写上边获取到的初始密码(上图已经选中的部分即为密码)。

进入之后进行密码修改,此处mysql下的操作不再赘述。

然后就是可选操作,如果需要进行远程操作,如下:

# 添加远程访问权限

mysql> use mysql

Reading table information for completion of table and column names

You can turn off this feature to get a quicker startup with -A

Database changed

mysql> update user set host='%' where user='root';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Rows matched: 1  Changed: 1  Warnings: 0

mysql> select host,user from user;+-----------+---------------+

| host      | user          |

+-----------+---------------+

| %         | root          |

| localhost | mysql.session |

| localhost | mysql.sys     |

+-----------+---------------+

3 rows in set (0.00 sec)

mysql>

然后进行重启,使修改的配置生效。

由于数据转移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都需要进行远程访问数据库,在配置完之后,重启mysql,发现依然不能进行远程访问mysql,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是不是防火墙的问题,修改防火墙配置,重新进行远程访问,成功!

至此mysql的安装配置已经全部结束。

  • zookeeper安装

zookeeper的安装十分简单。首先下载zookeeper,并且创建zookeeper目录。下载地址:

http://www.apache.org/dyn/closer.cgi/zookeeper/

下载完成之后,创建目录,修改文件属性,解压,安装。

修改文件名,本机安装将文件名修改为zookeeper。

打卡zookeeper目录,创建data目录,用来保存zookeeper日志信息。

打开配置目录:conf,键入命令:cd conf/

拷贝zoo_sample.cfg,键入命令:cp zoo_sample.cfg zoo.cfg

修改zoo.cfg文件,修改如下:

# The number of milliseconds of each tick

tickTime=2000

# The number of ticks that the initial

# synchronization phase can take

initLimit=10

# The number of ticks that can pass between

# sending a request and getting an acknowledgement

syncLimit=5

# the directory where the snapshot is stored.

# do not use /tmp for storage, /tmp here is just

# example sakes.

dataDir=/hhxx/zookeeper/zookeeper/bin/data

# the port at which the clients will connect

clientPort=2181

# the maximum number of client connections.

# increase this if you need to handle more clients

#maxClientCnxns=60

#

# Be sure to read the maintenance section of the

# administrator guide before turning on autopurge.

#

# http://zookeeper.apache.org/doc/current/zookeeperAdmin.html#sc_maintenance

#

# The number of snapshots to retain in dataDir

#autopurge.snapRetainCount=3

# Purge task interval in hours

# Set to "0" to disable auto purge feature

#autopurge.purgeInterval=1

进入bin目录下,启动zookeeper服务,键入命令:./zkServer.sh start

本机显示zookeeper已经启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ZooKeeper自带的客户端工具zkCli.sh来查看节点的建立情况,执行如下命令打开zkCli.sh客户端,键入命令:./zkCli.sh,显示如下: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5张图片

至此zookeeper安装已经全部结束。

  • kafka安装

kafka的安装也十分简单,首先下载zookeeper,并且创建zookeeper目录。下载地址:

http://kafka.apache.org/downloads.html(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安装kafka的时候,我们必须有JDK环境,本机上,我们已经先安装了JDK环境,所以此处不需要重复安装了)

解压文件,键入命令:tar zxvf kafka_kafka_2.12-2.5.0.tgz(记得先修改文件属性)

更改解压之后的文件名称,本机为:mv kafka_kafka_2.12-2.5.0 kafka

打卡kafka目录,键入命令:cd kafka

使用kafka-server-start.sh 启动kafka 服务,命令如下:

bin/kafka-server-start.sh config/server.properties

但是上边这个命令,在窗体关闭之后,服务也就停止了,jps查看不存在该进程了,我们需要后台启动,键入如下命令:

bin/kafka-server-start.sh -deamon config/server.properties

使用kafka-topics.sh 创建单分区单副本的topic test:

bin/kafka-topics.sh --create --zookeeper localhost:2181 --replication-factor 1 --partitions 1 --topic test

查看topic,键入命令:bin/kafka-topics.sh --list --zookeeper localhost:2181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6张图片

该处可以看到我们创建的test。剩下来的就是生产消费了,可以自行测试。

至此kafka安装结束。

  • Redis安装

Redis的安装,十分十分简单,首先下载redis,并且创建redis目录,下载地址: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

安装redis之前,我们需要安装gcc环境,如果没有安装gcc会出现错误(此时需要删除文件夹重新解压),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安装gcc环境。

gcc环境的安装,这里不再赘述,自己查资料进行安装,也可以直接yum安装,键入命令:yum install gcc-c++,即可安装gcc环境。

下面开始进行redis的安装。

解压文件(无法解压时,记得修改文件属性),修改目录名称,本机修改为redis。

打开redis目录,键入命令:cd redis

编译安装,键入命令:make PREFIX=/hhxx/redis/redis/ install

将redis的配置文件复制到/etc/redis/目录下,并重命名为端口.conf (默认为 6379.conf)
cp /root/package/redis-5.0.4/redis.conf /etc/redis/6379.conf
修改一下配置文件,键入命令:vim redis.conf

bind 127.0.0.1 如果Redis要暴露给别的电脑访问,就把这行注释

daemonize yes 这个默认是no,改为yes

redis出于保护模式,远端连接失败。键入命令:vim redis.conf,找到protected-mode选项设置为no,然后重启redis即可。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7张图片

最后使用redis图形化界面进行远程连接,测试没有问题,至此redis安装结束。

  • Python3.8.2安装

默认Centos7中是有python安装的,但是是2.7版本,我们需要安装py3。我们去看一下默认的py2.7在哪里。首先我们需要进入系统bin目录下,查看当前系统的python:

 

三个显示结果中最后一个是python2.7,实际上这几个文件之间是有依赖关系的。在ls 后面加个 -al参数,如下:

 

依赖关系很明显就可以看到。我们要安装版本3,首先要把刚才显示的三个python文件中的第一个python给备份一下(不保留源文件,仅保留备份文件就可以),键入命令: mv python python.bak,这里只是备份留用,避免后期出现问题。

下面开始安装我们准备好的python版本,建议下载地址:

https://www.python.org/ftp/python/

这里边有各种版本,选择自己需要的合适版本进行下载,然后创建python目录,将压缩文件上传到该目录下边。

修改文件权限: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8张图片

 

然后,解压。(解压此处不再赘述)

解压完毕之后修改目录名称,本机修改为python3.8.2。(需要注意的一点是:Linux下大小写是敏感的,在我们进行所有操作的时候,包括程序发布等,都需要注意这一点,否则,有时候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整个程序甚至系统的崩溃)

解压完毕之后,打开目录,键入命令:cd /hhxx/python/python3.8.2

进入目录之后,键入命令:./configure --prefix=/hhxx/python/python3.8.2,然后会出现如下图内容: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9张图片

 

执行完毕之后,切记!切记!切记!一定不要退出这个目录(这句话的大致目的就是把python的安装目录指定一下,这样的话,里面的一些bin目录、lib目录就都会存放在这个目录下面。如果不指定这个安装目录的话,最后python的安装文件将分散到linux的默认目录,不在一块。我们指定安装目录,以后卸载的话直接删除目录就可以干净卸载了。)

然后执行make命令:

Centos下JDK、MySQL、zookeeper、kafka、redis安装合集_第10张图片

 

然后出来一大堆代码,等它执行完毕。接着输入命令:make install

 

安装完毕之后,创建软连接,这里的软连接就像我们Windows界面的快捷方式一样。

 

然后就是验证安装是否成功,键入命令:python,看到python版本为我们安装的3.8.2即为安装成功。

这个是我进行数据库备份执行的时候,后台无窗体无日志执行.py程序的命令,有需要可以看一下。

上边无输出日志的操作方式,经实际测试目前暂时是有问题的,个人并没发现到底是什么问题,网上找了一些,发现大家说的都是用nohup,然而无日志输出都测试过了?我的机器行不通,所以我就用了这个命令:nohup python xxxx.py > nohup.out 2>&1 &

键入命令:jobs,可以查询到后台运行的程序,也可以键入命令:ps -ef|grep python来查看:

至此大功告成。(总结一点,其实有时候,网上很多文章都是大家自己做完像笔记一样记录一下,真正到我们实际用的时候还是会有问题,然而我发现大部分人在自己解决完问题之后,很多坑都没有写出来,我们在看别人的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别到最后坑的还是自己,个人经验,一定要多试验,然后再得出结论进行总结,在下次自己重新捡起来的时候可以一目了然)。哈哈,会不会有大神看到我写的这些,然后说:看,这儿有个傻子,大家快来欺负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Centos环境配置,centos,java,mysql,kafka,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