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C事务处理

JDBC事务处理

1、数据库事务的描述

  • 事务:一组逻辑操作单元,使数据从一种状态变换到另一种状态。

  • 事务处理(事务操作):保证所有事务都作为一个工作单元来执行,即使出现了故障,都不能改变这种执行方式。当在一个事务中执行多个操作时,要么所有的事务都被提交(commit),那么这些修改就永久地保存下来;要么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放弃所作的所有修改,整个事务**回滚(rollback)**到最初状态。

  • 为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数据的操纵应当是离散的成组的逻辑单元:当它全部完成时,数据的一致性可以保持,而当这个单元中的一部分操作失败,整个事务应全部视为错误,所有从起始点以后的操作应全部回退到开始状态。

生活小案例:假如小明银行卡中有100元,小李银行卡中也有100元。这时小明转账给小李50元。这时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小明应该有50元,小李有150元。但是在转账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小明转账过去后 自己的银行卡扣除了50元,这是突然转账系统崩呢系统重启恢复时丢失了崩溃前的转账记录。这时虽然小明已经在崩的前一秒将钱已经转给了小李,自己的银行卡只有50元,但是小李的银行卡却还只有100元。这时就体现数据库事务的重要性呢!

总结: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

2、jdbc事务处理

在JDBC中处理事务,都是通过Connection完成的。

同一事务中所有的操作,都在使用同一个Connection对象。

Connection的三个方法与事务有关:

  • setAutoCommit():设置是否为自动提交事务,如果true(默认值为true)表示自动提交,也就是每条执行的SQL语句都是一个单独的事务,如果设置为false,那么相当于开启了事务了(多个sql语句执行一个事务);con.setAutoCommit(false) 表示开启事务。

    若此时 Connection 没有被关闭,还可能被重复使用,则需要恢复其自动提交状态 setAutoCommit(true)。尤其是在使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时,执行close()方法前,建议恢复自动提交状态。

  • commit():在所有的 SQL 语句都成功执行后,提交结束事务。

  • rollback():出现异常时回滚结束事务。

    数据一旦提交,就不可回滚。

​ 数据什么时候意味着提交?

  1. 当一个连接对象被创建时,默认情况下是自动提交事务:每次执行一个 SQL 语句时,如果执行成功,就会向数据库自动提交,而不能回滚。
  2. 关闭数据库连接,数据就会自动的提交。如果多个操作,每个操作使用的是自己单独的连接,则无法保证事务。即同一个事务的多个操作必须在同一个连接下。

【小明向用户小李转账50案例】

public void JDBCTest() {
	Connection conn = null;
	try {
		// 1.获取数据库连接
		conn = JDBCUtils.getConnection();
		// 2.开启事务
		conn.setAutoCommit(false);
		// 3.进行数据库操作
		String sql1 = "update user_table set balance = balance - 50 where user = ?";
		update(conn, sql1, "小明");

		// 模拟网络异常
		//System.out.println(10 / 0);

		String sql2 = "update user_table set balance = balance + 50 where user = ?";
		update(conn, sql2, "小李");
		// 4.若没有异常,则提交事务
		conn.commi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5.若有异常,则回滚事务
		try {
			conn.rollback();
		} catch (SQLException e1) {
			e1.printStackTrace();
		}
    } finally {
        try {
			//6.恢复每次DML操作的自动提交功能
			conn.setAutoCommit(tru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7.关闭连接
		JDBCUtils.closeResource(conn, null, null); 
    }  
}
//使用事务之后的通用增删改操作
public void update(Connection conn ,String sql, Object... args) {
	PreparedStatement ps = null;
	try {
		// 1.获取PreparedStatement的实例 
		ps = conn.prepareStatement(sql);
		// 2.填充占位符
		for (int i = 0; i < args.length; i++) {
			ps.setObject(i + 1, args[i]);
		}
		// 3.执行sql语句
		ps.execut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 4.关闭资源
		JDBCUtils.closeResource(null, ps);

	}
}

3、事务的ACID属性

  1. 原子性(Atomicity)
    原子性是指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

  2.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换到另外一个一致性状态。

  3. 隔离性(Isolation)
    事务的隔离性是指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4. 持久性(Durability)
    持久性是指一个事务一旦被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和数据库故障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

JDBC事务处理_第1张图片

3.1、数据库的并发问题

  • 对于同时运行的多个事务, 当这些事务访问数据库中相同的数据时, 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隔离机制, 就会导致各种并发问题:
    • 脏读: 对于两个事务 T1, T2, T1 读取了已经被 T2 更新但还没有被提交的字段。之后, 若 T2 回滚, T1读取的内容就是临时且无效的。
    • 不可重复读: 对于两个事务T1, T2, T1 读取了一个字段, 然后 T2 更新了该字段。之后, T1再次读取同一个字段, 值就不同了。
    • 幻读: 对于两个事务T1, T2, T1 从一个表中读取了一个字段, 然后 T2 在该表中插入了一些新的行。之后, 如果 T1 再次读取同一个表, 就会多出几行。
  •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性: 数据库系统必须具有隔离并发运行各个事务的能力, 使它们不会相互影响, 避免各种并发问题。
  • 一个事务与其他事务隔离的程度称为隔离级别。数据库规定了多种事务隔离级别, 不同隔离级别对应不同的干扰程度, **隔离级别越高, 数据一致性就越好, 但并发性越弱。

3.2、 四种隔离级别

隔离级别 描述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允许事务读取未被其他事物提交的变更.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问题都会出现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只允许事务读取已经被其它事务提交的变更.可以避免脏读.但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仍然可能出现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确保事务可以多次从一个字段中读取相同的值.在这个事务持续期间,禁止其他事物对这个字段进行更新.可以避免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幻读的问题仍然存在.
串行化(SERIALIZABLE) 确保事务可以从一个表中读取相同的行.在这个事务持续期间,禁止其他事务对该表执行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所有并发问题都可以避免,但性能十分低下
  • Oracle 支持的 2 种事务隔离级别:READ COMMITED, SERIALIZABLE。 Oracle 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 READ COMMITED

  • Mysql 支持 4 种事务隔离级别。Mysql 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 REPEATABLE READ。

别:READ COMMITED, SERIALIZABLE。 Oracle 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 READ COMMITED

  • Mysql 支持 4 种事务隔离级别。Mysql 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 REPEATABLE READ。

推荐视频 B站 尚硅谷宋红康老师JDBC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JDBC事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