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延展咨询专家顾问 唐志明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以其强大的爆发力引来了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国俨然已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面对如此机遇,中国企业要想保住增长势头,吸引资本青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是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首选方式。但就笔者在信息化行业十几年的从业经验来看,中国企业的信息化之路坎坷异常:一方面是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尚短,年轻企业多,信息化土壤不够丰沛,软、硬条件都不成熟;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土壤成长起来的本土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的历史经验也极为有限,同样是既没有成熟的软件产品,也没有成熟的实施方法,大家共同在摸索中前进。

   细说一场风风火火的信息化革命为什么会在一家企业失败,答案总是多种多样,本文就其中几个多发性问题进行总结陈述:

外部因素:
1、软件的选型

   软件选型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第一步,但很多企业就栽在了这一步。

   软件选型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对自己的了解;其二,对软件的了解。

   对自己的了解体现在企业要清楚自己的问题,并厘清什么是瓶颈问题,即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什么是次要问题或客观问题,即可以分阶段逐步解决,或者随着瓶颈问题的解决就能一定程度解决的问题。这对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从一款小而精的专业软件入手,慢慢铺排开来,还是直接弄一套大而全的成熟软件,整体向2.0时代过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

   事前要了解软件也不难理解。不同软件有不同的主攻方向,即使功能相同,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即使解决方案相同,界面风格也不会相同。软件供应商都会宣扬自己的产品优越,而企业方必须有基本的辨别能力,明白不同软件的差异是什么,究竟哪种软件真正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就会弄成上帝管和尚,越管越混乱。

2、软件提供商的服务能力
   对应信息化需求的复合程度不同,软件产品也分为多种层次,不同层次的软件又对应不同的服务周期与服务深度。从几乎不需要实施支援的SaaS服务模式,到一般性的软件实施模式,再到咨询实施一体化模式,甚至BOT模式,对软件提供商的服务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企业选定了信息化对象之后,根据信息化项目的难易程度和预期的定制化程度,找到一家有相应服务能力的软件供应商非常重要。项目越难、定制化要求越高,则越是考验供应商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定制化程度越高,则项目周期越长,供应商的实力决定了它的承受能力和耐力,这对于降低项目风险非常重要。

   其二,信息化项目难度越高,对供应商的既有经验、解决方案优越性以及技术实力要求越高。

   其三,当信息化项目难度和定制化要求足够高时,还要求软件供应商具备管理模式/IT规划、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需求分析、定制开发、实施推广、落地执行、运维改善、管理提升咨询、系统集成等多种能力。

   以上三点都决定着信息化项目的成败与效果。在大量诸如信息化项目半途而废、信息系统闲置不用之类的失败案例中,供应商的开发能力不足或实施推广能力有限,以及供应商不能适应企业管理与业务执行环境等因素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家好的软件供应商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而资格不够的软件供应商则会给信息化项目埋下巨大的失败隐患。

内部因素:
1、领导的重视程度

   实施推广信息化,是对既往习惯的重大挑战,更是对思维模式、管理风格、权责边界的重大挑战。要想信息化取得成功,首先要从观念上做到“更新思维,上下同欲”。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高层开始,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授权,自上而下地推动,效果才能有保证。所以在我历次的信息化项目启动会上,都会邀请企业主要领导全部到场,并会请一位位高权重又有声望的领导来做客户方的项目经理。只有高层重视了,下决心了,并被企业员工感知到了,上下才会积极配合软件实施推广工作。

2、员工的热情
   企业信息化是全员参与的工作,只有企业员工都参与到本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中来,才能让企业的信息化得到切实推广。这就需要实施方从正反两方面做好员工工作:

   一方面,要让员工清楚明白信息化之后会给工作带来的积极改变,以调动员工参与的热情。

   另一方面,也要预先估计和预防员工可能产生的懒惰情绪和形式主义。

   这就要求我们的实施人员事前宣贯、事中培训和事后考核等工作都要做细做足,确保实效。比如培训后可以采用考试的手段检验培训效果。又比如,系统上线准备前制定好考核方案,并由高层正式下发,系统上线后要求企业员工按照指定规程及时录入数据;系统上线后一段时间,密切监控数据更新频率和数据质量,及时向上通报情况,并及时进行管控调整等等。

3、系统使用人员的电算化水平
   虽然这一条放在最后来讲,但它甚至要放在比软件选型更靠前的位置来考虑。原因在于,一个没有信息化应用甚至电算化设备运用基础的公司,在推行信息化时一定会遇到巨大的心理、习惯及操作障碍,尤其如果遇到关键岗位的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电脑应用水平有限的情况,一开始应尽量避免选用高深、成熟的大型软件,反倒应该从局部的、简单的如BPM或OA系统开始。否则,不仅实施阻力大,需求调研阶段就会遇到重重困难。因为如果员工对信息化太过陌生,就会对其存在太多幻想,要么会提出许多超现实系统需求,要么不知道如何表达具体需求,这对实施人员的沟通疏导工作及技术人员的设计开发工作都会提出严峻挑战,同时也加大了项目风险。

   成事在人,延展公司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和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者,愿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漫漫长路上,陪伴更多优秀企业探寻思路、创新方法,总结宝贵经验,不断成长。

文章来源:http://www.extans.com/view_610.html

延展阅读:

1“我来管管看”系列:如何消除报工数据与入库数据的差异?

2数据利用的四个层次

3移动互联企业级应用三大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