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任务

2019年10月10日李慧慧分享第387同情心破坏天:摘自《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让孩子爱上学习》[美]德博拉·斯蒂佩克 [美]凯茜·西尔  著

        如果一项作业大大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就要鼓励他弄清老师期望他做什么。有时,孩子会误解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在你了解后仍然认为对孩子来说任务太难,就需要跟老师沟通一下,谈谈你的看法,尤其是如果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先要确定孩子也认为学习任务太难,有时家长可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还要保证你自己不要给孩子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有时家长会高估孩子的能力,给他们布置的任务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不管是教孩子认字母、拉小提琴、认星座,你都要注意他表现出来的一些迹象。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当然可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孩子做他不会做的事。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孩子面对当今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有时有点拔苗助长,当他们变得不愿配合我们雄心勃勃的计划时,我们就会感觉很沮丧。孩子不情愿学习可能并非懒惰,他只是暂时还没有成长到某个阶段,缺乏必需的能力而已。

        如果孩子被智力谜题、科学小实验、搭房子游戏或者你推荐他看的书难住了,建议他换一个项目。这没什么可丢脸的。比如你可以说:“我们试试看先做这一题,然后再回过头来做那一题。”或者说:“让我想想,当年我读那本书时比你现在要大几岁,怪不得它好像对你有点难呢!”

        兴趣班或者培训机构有时也会给给孩子一些对他们来说太难的任务,尤其是当一个班级里的孩子年龄跨度很大时。如果孩子的活动总是超出他现有的能力范围,就该考虑换个兴趣班,调一个计算机班,或者把他的宗教课程推迟一年。

        总之,要确实让你的孩子感到他能很坦然地告诉你他遇到了困难。先聆听,在还没听他说完之前不要盲目地指责他烦恼的事或者不假思索地鼓励他。有时我们对孩子的期望非常明显,他们会担心让我们失望,于是把沮丧、焦虑和挫败感埋藏在心里。如果你的孩子不愿继续上计算机班或学钢琴,你就需要下次等你们都很放松时问些问题来找出问题出在哪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