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了解一下数据库端的原理。
如果已经按照上一篇文章:“Windows+OpenLDAP+MySQL配置及使用详解(一)——基础配置”配置成功,在了解本篇文章内容之前,我们先将数据库中的测试数据清除掉:
1、删除原数据库中所有表格;
2、在下载的源码包中找到servers/slapd/back-sql/rdbms_depend/mysql目录,执行脚本backsql_create.sql 。
本文将通过一个例子讲解数据库结构。假设我们的LDAP服务端目录结构如下:
图一
首先给大家看一下,相应数据库结构:
图二
由图二看出,数据库中包括系统表格和自定义表格。系统表格是必须建立的表格,即backsql_create.sql脚本里的内容;自定义表格是根据实际的LDAP entry目录结构建立的相应的对象(Object)表,表格字段对应该对象的属性(Attribute)。
下面开始讲解怎样初始化数据库数据,使其能存储图一中的目录结构。
注:如果更改了系统表格中的数据,需要重启ldap服务才能生效。
1. 新增自定义表格:
自定义表格主要目的是为了存储同一类别的对象(object)数据,表格各个字段定义了对象类(objectClass)的属性。objectClass、object、attribute的概念都来自LDAP,下面都直接用英文表示,大家会比较清晰一些。
本例中,有如下objectClass:
DN |
objectClass |
dc=wfi,dc=wfiqa,dc=com |
organization(组织) |
ou=users |
organizationalUnit(组织内单元,本例中只有users这一个单元) |
uid=admin uid=user1 |
inetOrgPerson(组织用户) |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objectClass,我们为其创建一个自定义表格,每个字段对应该对象类的一个属性。根据上表,我们新建了organization,org_unit,users三个表,具体表结构参见图一。
2 在系统表ldap_oc_mappings中加入objectClass信息:
此表格中主要存储objectClass和对应的自定义表格的对应关系。
以下是表格各字段的详细介绍:
Column |
Desc. |
id |
objectClass的唯一标识 |
name |
objectClass的名称 |
keytbl |
对应的自定义表格名称 |
keycol |
对应的自定义表格中关键字字段名称 |
create_proc |
新增一个object时使用的SQL语句 |
delete_proc |
删除一个object时使用的SQL语句 |
expect_return |
执行新增或删除object的SQL语句,代表操作成果的SQL CODE值,通常是0。 |
下面是本例中,往本表添加的数据:
Column |
Row1 |
Row2 |
Row3 |
id |
1 |
2 |
3 |
Name |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alUnit |
inetOrgPerson |
Keytbl |
organization |
org_unit |
users |
Keycol |
id |
id |
id |
create_proc |
(稍后再讲) |
||
delete_proc |
(稍后再讲) |
||
expect_return |
0 |
0 |
0 |
3 在系统表ldap_attr_mappings中加入attribute信息:
此表格实际上就是建立LDAP中各attribute和数据库中objectClass的各个属性的关系。
此表格中sel_expr,from_tbls,join_where三个字段主要存储attribute如何通过SQL语句获取。
例如:获得某个attribute的SQL语句为:
SELECT CONCAT(a.column2,b.column2)
FROM a,b
WHERE a.column3=b.column1)
分别将SELECT,FROM,WHERE后面的语句存储到这三个字段里。
另外,param_order字段的含义目前还没搞清楚,官网给出的例子里,这个字段的值都是3,所以这里也都填3.
以下是表格各个字段的详细介绍:
Column |
Desc. |
id |
attribute唯一标识 |
oc_map_id |
所属objectClass的唯一标识 |
name |
Attribute名称 |
sel_expr |
SELECT后面的SQL语句 |
sel_expr_u |
不清楚用途,本例中没有使用 |
from_tbls |
FROM后面的SQL语句 |
join_where |
WHERE后面的SQL语句 |
add_proc |
修改一个attribute值时使用的SQL语句 |
delete_proc |
删除一个attribute值时使用的SQL语句 |
param_order |
不清楚含义,但官网给出的例子中,这个字段的值全是3,所以本例中也将值设为3。 |
expect_return |
执行修改或删除attribute值的SQL语句,代表操作成果的SQL CODE值,通常是0。 |
以下是本例中,往本表添加的数据:
Column |
Row1 |
Row2 |
Row3 |
Row4 |
Row5 |
Row6 |
Row7 |
id |
1 |
2 |
3 |
4 |
5 |
6 |
7 |
oc_map_id |
1 |
2 |
3 |
3 |
3 |
3 |
3 |
name |
dc |
ou |
uid |
sn |
cn |
userPassword |
|
sel_expr |
name |
name |
code |
name_en |
name_cn |
password |
|
sel_expr_u |
|||||||
from_tbls |
organization |
org_unit |
users |
users |
users |
users |
users |
join_where |
|||||||
add_proc |
(稍后再讲) |
||||||
delete_proc |
(稍后再讲) |
||||||
param_order |
3 |
3 |
3 |
3 |
3 |
3 |
3 |
expect_return |
0 |
0 |
0 |
0 |
0 |
0 |
0 |
完成上面的操作后,目录结构的初始化工作完成。
下一篇:Windows+OpenLDAP+MySQL配置及使用详解(三)——LDAP数据的维护,将介绍怎样维护LDAP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