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

      昆明梁艳分享385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6.09

      SFBT用评量性问句来引发来访者的目标形成的问句:

      如果以1——10来看,10表示你想要达成的境界,1表示最不好的情况,你目前是几分?你做了什么让你可以到达(或维持)目前这个情况?你是怎样让自己没有往下掉一格的?如果我你想要再进一格(或半格),你想你可以做些什么?这跟上个月的评量有何不同?你是怎么让自己进步的?当你进一小格时,你猜你的老师、父母或学校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假设性问句:如果有一天早上醒来,奇迹发生了,问题都解决了,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你第一个注意到的差异是什么?当你开始有所不同时,你的老师或父母,第一个会注意到你的改变是什么?

      例外问句:对这个问题,你做过什么样的努力?尝试过哪些方法?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效果有些什么不同?别人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建议?他们会用什么方法解决?你还想过可以尝试哪些方法?什么时候问题不发生或比较少被注意到?那时有些什么不同?如果你的老师(或父母、同学)来到这里,他会怎么说在没有这些问题发生时,你有什么不同?在上次会谈后,什么事变得比较好?你有什么改变?你是如何做到的?你做了什么让情况没有更糟?听起来情况是很糟的,但你是怎么熬过来的?你是怎么让自己来到这里的?

      以上摘自许维素著《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一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