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才的两本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异类》是中信出版社2009年翻译的的一本英文书。英文名《Outlines》,据说比较有名。中文版出版之后影响也比较大。

书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一万小时,已经相对比较流行了。说的是作者作者根据他人的研究统计和他自己的统计分析,发现许多天才级的人物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甲壳虫乐队成员等,都是经历了一万多个小时的练习后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达到天才级的水平。

书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影响相对不大。我总结为“黄埔军校现象”。比尔盖茨创业的时代,赶上了1975年PC业大爆发的前夜。当时年龄太大的人已经工作了,不屑于从事PC业,太小的还没踏入社会。当时正在上大学的比尔盖茨,凑巧当时已经有了一万小时的训练,凑巧还没开始工作,于是比较幸运地以比较高的技术水平进入了PC业。苹果的乔布斯在这两个方便(一万小时、1975年的年龄)与比尔盖茨相似。这跟民国时候的黄埔军校现象比较类似,有幸进入黄埔军校前几期的人,在随后的战争年代,有很多机会可以做到军队的高级将领。不幸没赶上黄埔军校或者进入较晚,机会就少的多。

后面继续论述,有些高智商的人由于环境原因,情商不高,最终没能对社会作出比较大的贡献。

另外,勤奋、持续的锻炼,都有助于提高智商。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薛涌,是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作者在微博上说这本书的观点与《异类》有所不同。不过我看后没觉得有大的不同。这本书花了一半的篇幅讲智商的相关理论。作者强调“深练习”,认为深度的联系可以让普通人成为半个天才,虽然比天才有不足,但是也已经是很不错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