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

一、用例建模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用例模型是系统既定功能及系统环境的模型,它可以作为客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契约。用例是贯穿整个系统开发的一条主线。同一个用例模型即为需求工作流程的结果,可当作分析设计工作流程以及测

试工作流程的输入使用。

意义:制作合理的用例图,可以通常给团队带来以下利益

1.明确系统的业务范围、服务对象(角色)、外部系统与设备

2.帮助识别技术风险,提前实施关键技术原型公关与学习

3.易于评估项目工作量,合理规划迭代周期,规划人力需要
 
用例可以说是关键的需求输入,因此在画用例图前要进行需求识别,确定用例图涉及的系统,Actor,服务(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本文使用Process On来绘制UML图。

 

二、用户需求分析

我的工程实践课题是“手写中文汉字识别”,具体实践内容是通过使用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来训练模型,通过模型在输入手写汉字图片后得到响应的输出进行识别,从而来实现脱机中文汉字识别。

而用户是使用这个模型进行识别的使用者。最终效果会封装成软件的形式,运行程序后,用户使用时只需要输入需要识别的图片,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

三、参与者(Actor)

  1.参与者是主题外部的人或事物针对用例所扮演的角色。参与者不一定代表人,可以是一个组织或一个机器。

  2.木头人表示法。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_第1张图片

四、用例建模

用例1:用户选择自己需要识别的手写汉字图片

用例2:用户将图片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

用例3:用户的得到模型输出的识别出来的结果

五、用例图

  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_第2张图片

六、用例分析

选择图片:用户选择需要识别的图片,图片来源可以是单张手写汉字图片(可手写然后拍照),或者在网上下载手写汉字测试集进行测试。

输入测试:用户首先需要选择进行测试的模型,有Googlenet、Resnet、Deep—RCNN等等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选择不同的分类算法后,可以输入测试图片。

获得结果:用户可以获取到识别后的结果,若输入为测试集,用户可以获得系统在测试集上的识别率和召回率,从而来测试系统的性能如何。

七、总结

  通过分析用例与绘制用例图,加深了我对工程实践题目目的与用户需求的理解,目前需要实现的手写汉字识别功能大体如上所示,之后可以进行更多方面的拓展,如实现文本行汉字识别或者手写汉字在线即时识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例建模Use Case Mod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