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的基本操作

采用虚拟机安装Ubuntu时,可以采用安装VMware Tools进行与WIN共享文件,也可以安装SSH软件进行相互之前传输文件。

1.      打开终端,同时按住按键“Ctrl”+“Alt”+“t”   


2.退出终端,按住按键“Ctrl”+“d”,就可以退出Ubuntu命令行终端。


3.Ubuntu 命令行终端是属于Ubuntu 图形界面系统的终端,用户可以尝试进入原始的类似DOS 系统的终端。按住按键“Ctrl”+“Alt”+“F1”,


4.需要返回Ubuntu 的图形界面,按住按键“Ctrl”+“Alt”+“F7”


5.安装完成时,需要给root 账号的方法进行设密码,先打开终端打开Ubuntu 终端。在Ubuntu 命令行中,输入命令“sudo passwd”,接着根据提示,输入当前用户的密码,接着输入超级用户的密码2 次。


6.由普通用户切换到root,输入登录命令“suroot”然后输入设置的密码


7.输入“Ctrl”+“d”,可以退出root 用户,进入admin 用户


8.显示命令

语法:ls [选项] [路径]

功能:显示指定工作目录下的内容

主要参数举例:

-a 显示所有文件以及目录。

-l 列出文件名称外,还将文件形态、权限、拥有者、文件大小等详细信息列出。

例如:

#ls –l


9.查看当前工作路径

语法:pwd

功能: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主要参数:无

例如:

#pwd


10.切换目录

语法:cd [路径]

功能:切换到指定路径下

主要参数:无

例如:切换到/home 文件夹下

#cd /home


11.清屏

语法:clear

功能:清楚屏幕上的所有内容,只保留当前提示符,并显示在新屏幕的第1 行


12.显示和配置网络属性

语法:ifconfig [interface]

功能:查看或设置网络设备属性

主要参数:

interface:网络接口的名称,如eth0(网卡);

up:激活网络设备;

down:关闭网络设备;

add:IP 地址,即设置网络设备地址;

netmask add:子网掩码。

例如:

#ifconfig

显示网络配置,下图中红色方框中是IP 地址,在后面会用到。


13.新建文件夹

语法:mkdir [文件夹名]

功能:新建一个目录

主要参数:

-p 如果给出的路径父目录不存在,则同时创建父目录

例如:

#mkdir iTop


14.删除命令

语法:rm [选项] [文件以及文件夹]

功能:删除档案及目录

主要参数:

-i 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

-f 即使原档案属性设为唯读,亦直接删除,无需逐一确认;

-r 将目录及以下之档案亦逐一删除

例如:

#rm -rf iTop


15.压缩和解压命令

语法:tar [选项] [文件目录列表]

功能:对文件目录进行打包备份

主要参数:

-c 建立新的归档文件

-r 向归档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x 从归档文件中解出文件,可以这样记忆,创建新的文件是c,追加在原有文件上用r,从文件中解压出用x

-O 将文件解开到标准输出

-v 处理过程中输出相关信息

-f 对普通文件操作---似乎一直都要用f,不然的话,可能会不显示

-z 调用gzip 来压缩归档文件,与-x 联用时调用gzip 完成解压缩

-Z 调用compress 来压缩归档文件,与-x 联用时调用compress完成解压缩

例如:

#tar -vcf iTop.tar.gz iTop

#tar -vxf iTop.tar.gz


16.拷贝命令

语法:cp [选项]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

功能:

主要参数:

- a 该选项保留链接、文件属性,并递归地拷贝目录,其作用等于dpR 选项的组合。

- d 拷贝时保留链接。

- f 删除已经存在的目标文件而不提示。

- i 与f 命令相反,在覆盖目标文件之前将给出提示要求用户确认。回答y 时目标文件将被覆盖,是交互式拷贝。

- p 此时cp 除复制源文件的内容外,还将把其修改时间和访问权限也复制到新文件中。

- r 若给出的源文件是一目录文件,此时cp 将递归复制该目录下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此时目标文件必须为一个目录名。

- l 不作拷贝,只是链接文件。

例如:

先新建一个文件夹iToptest,然后拷贝

#cp -r iToptest iTop


17.帮助命令

语法:man

功能:阅读参考手册

例如:

#man -ls

输入“Q”可以退出阅读模式大写命令的输入方法为按键“Shift+字母”,这里需要注意一下,man 命令是最难用的,这个命令学会了,所有的其他命令都不是问题。

在man 命令中,都是英文解释,包括很多帮助和说明文档都是英文,这也是为什么会给大家强调,学习Linux 的时候,开发软件尽量用英文的原因。

 

18.数据源会不定期的更新,用户需要及时更新,不然部分软件可能无法安装,在Ubuntu命令行中,输入命令“apt-get update”


19.安装和更新软件的命令。如果用户自己自己安装的Ubuntu 系统,那么就有几个基本软件需要安装。安装“vim 编辑器”。在Ubuntu 命令行中,输入命令“apt-get install vim”

 

20.Vim编辑器

Vim 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就可以创建文件该文件,在Ubuntu 命令行中,输入命令“vim test”新建一个名为test 的文件。

学习Vim 编辑器,首先要掌握它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是:指令模式,输入模式,底行模式

命令行模式

四个方向按键,移动高亮显示的光标

G 光标置于文本最后一行,最后一列。大写输入为按键“Shift+g”

gg 光标置于文本第一行,第一类。连按两次按键“g”

dd 删除光标所处行的所有内容。连按两次按键“d”

按键delete删除光标高亮显示的字符。键盘“Delete”

输入模式

四个方向按键,移动高亮显示的光标

按键delete 删除光标高亮显示的字符。按键盘“Delete”

按键Backspace 删除光标高亮显示字符的前一个字符。按键盘“Backspace”

底行模式

q 文档没有修改,退出不保存

q! 文档修改过,退出不保存

w 保存文档

wq 保存退出

按键“/”+“字符”查找“字符”

底行模式中,输入的命令可以通过方向按键上翻下翻命令。


按键盘“Insert”,命令行模式切换到输入模式,在文件的最下面一行出现“Insert”,高亮光标出现在第一行第一列。按下ESC返回命令模式。

首先按键盘的“shift+冒号”,命令行模式切换到退出模式。然后在文件的底行可以输入命令,如果在文件的最底行输入“q+回车”,则不保存文件退出;如果保存文件则输入“wq+回车”。保存后退出,可以看到文件夹下面有一个新建的文件“test”;不保存退出,则没有“test”文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