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系列---第一个Flask程序、DEBUG模式及URL传参(一)

0.引言

Flask是一个python的Web后端框架,类似的还有Django、web.py、tornado等,我选择Flask作为开始学习后端的框架,网上也有很多关于不同框架之间的比较,Flask的特点在于小巧灵活、扩展性强等,当然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不同框架的异同在此不再赘述。


前期需掌握的知识:

    1.对python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可以看完一本python入门的书籍,网上已经有很多推荐的了,再刷一些编程的题目,例如codewars刷到3ku或者2ku。

    2.对数据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MySQL即可,会简单的增删查改等操作。

    3.对前端html/css/js以及http等有一定的了解。html/css找个靠谱的教程过一遍即可,js也可以在codewars中练练,http可以通过写几个简单的python爬虫来初步了解。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这些知识,就和我一起来开发一个简单的问答网站吧,后续我们称之为Q&A Demo。开发环境是windows 7 64位 + python 3.6 + pycharm专业版 + mysql 5.6,也会用sublime text 3来临时跑一些测试的代码。浏览器使用chrome,对于我们调试html格式、布局等很有帮助。

        python、pycharm、mysql的安装教程网上都有,并且我认为开始学习flask的同学在配置开发环境这个事情上都是完全OK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一开始使用mysql 5.7,在配置flask-sqlalchemy的时候报错,切换成5.6版本就好了。

我们打开PyCharm,新建一个Project,在左侧选择Flask,右侧Location可选择项目存放的位置,Project Interpreter选择使用的编译器,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已经安装在电脑上的Python 3.6,但我建议选择使用Virtualenv来建立一个虚拟的环境,这样在虚拟环境里安装包之类的,不会影响电脑上本身已经装的,并且后续如果项目较多的话也便于区分和管理。

flask系列---第一个Flask程序、DEBUG模式及URL传参(一)_第1张图片


点击Create,创建好之后,PyCharm自动在项目的文件夹下建立了statictemplates文件夹HarpQA.py,此外还有一个venv文件夹,是虚拟环境用的,我们可以暂时不用管它。(如果你的PyCharm是社区版的,那么无法像专业版那样建立Flask项目,对应的文件夹需要自己手动建立)。HarpQA.py中的代码如下: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hello_world(): 

    return 'Hello World!'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首先从flask导入Flask,(我并没有pip install flask,为何能导入呢?我理解是建立flask项目的时候PyCharm自动帮我们做了这个事情),然后初始化一个Flask对象app,参数是__name____name__代表的是本身这个模块的名字,我们暂时不用理解为何要传入这个参数。接下来是一个hello world函数,并且有一个装饰器@app.route('/'),意思是说,当接收到'/'这个网址的请求时,执行hello world这个函数,即返回字符串'Hello World!'add_url_rule()也可以实现和@app.route一样的功能 ,但使用装饰器应该更pythonic吧),最后使用app.run()运行。运行脚本后,提示Running on http://127.0.0.1:5000/ (Press CTRL+C to quit)
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27.0.0.1:5000/,就可以在网页中看到'Hello World!'了。

flask系列---第一个Flask程序、DEBUG模式及URL传参(一)_第2张图片


我们还可以使用debug模式来运行flask的服务端,开启debug模式后,修改代码不需要关闭程序,可以实时生效。有多种方法来开启debug模式:

  1. app.run()中添加参数,变为app.run(debug=True)
  2. run之前增加app.debug = True
  3. 新建config文件,在config文件中添加DEBUG = True,然后在程序中引入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4. run之前增加app.config['DEBUG'] = True

我们使用第3种方法,新建一个独立的文件来保存各种参数,以后项目增大的时候参数增多,便于管理。同样在项目文件夹下新建config.py文件,添加DEBUG = TrueDEBUG需大写。

巧用配置文件来配置参数config.py
1、 新建一个config.py文件 
 比如之前的那种配置Debug模式的方法可以通过config文件来配置的。 
config.py

#encoding: utf-8
DEBUG = True # 改成False就可以关闭DEBUG模式

# 配置文件还可以配置
# SECRET_KEY
# SQLALCHEMY_DB
# APP_ROOT

2、在主app文件中导入这个文件,并且配置到app中,示例代码如下: 
main.py

#encoding: utf-8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import 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 这样也可以配置成DEBUG模式,如果通过from_object的方式,那么配置文件中的字母必须全部都是大写,否则会有问题

@app.route('/')
def hello_world():
    return 'Hello World!' 

if __name__=='__main__':
    app.run(debug=app.config['DEBUG'])

3、还有许多的其他参数,都是放在这个配置文件中,比如SECRET_KEY和SQLALCHEMY这些配置,都是在这个文件中。

HarpQA.pyimport config并添加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再次运行HarpQA.py,提示:

 * Restarting with stat
 * Debugger is active!
 * Debugger PIN: 229-291-890
 * Running on http://127.0.0.1:5000/ (Press CTRL+C to quit)

说明Debug模式已经打开,我们可以直接修改代码,例如把'Hello World!'
修改成'Hello'并保存,显示:

 * Detected change in 'D:\\Flask\\HarpQA\\HarpQA.py', reloading
 * Restarting with stat
 * Debugger is active!
 * Debugger PIN: 229-291-890
 * Running on http://127.0.0.1:5000/ (Press CTRL+C to quit)

说明DEBUG模式检测到了代码的变化并自动重载了,这时候刷新网页,结果也变成了只显示'Hello'


如果我们要处理很多URL,可以一个一个去给他们写对应的视图函数,这有时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有更高效的做法,如以下代码:

@app.route('//')
def hello(name):
    return 'Hello %s' % name

@app.route中装饰的地址是'//',注意name外面用了尖括号,代表name是一个参数,例如我们请求http://127.0.0.1:5000/Harp/这个网址,其中的name就是Harp,这个参数会传递给视图函数hello,最终会返回'Hello Harp'。我们可以给将写成,表示传入的参数是字符串类型的,其他的类型还有int,float,path,几种类型的区别可以在网上搜索对比一下,例如path可以将参数里的'/'也传递过来。


flask系列---反转函数url_for与重定向redirect(二)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Fl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