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下面主要介绍Linux环境通过控制命令进行redis的安装
首先需要安装Linux操作系统或者Windows系统性安装虚拟机(本文不对此做介绍)。
下面是在Linux准备redis安装环境的命令
yum -y install cpp binutils glibc glibc-kernheaders glibc-common glibc-devel gcc make gcc-c++ libstdc++-devel tcl
mkdir -p /usr/local/src/redis(路径可以自己定义)
cd /usr/local/src/redis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0.7.tar.gz
tar -xvf redis-3.0.7.tar.gz
进入安装包路径 cd redis3.0.7
make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安装路径可以自己定义)
进入安装目录cd /usr/local/redis/bin
输入 ll
./redis-server
出现大方块就启动成功了,到目前为止安装任务全部完成,这时候我们退出时,redis服务会关闭,所以要修改配置文件中的如下配置
vi /usr/local/bin/redis.conf
按a键后可以通过箭头上下查找,将daemonize改为yes并保存: daemonize yes 保存命令为:先按ESC 然后 按”:!wq”(引号内部为命令内容,不包括引号)
ps –ef|grep redis
以上内容就Linux环境下redis的安装配置过程,本人亲测有效,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