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学习小知识点

1、在BeanFactory的配置中,<bean>是我们最常见的配置项,它有两个最常见的属性,即id和name

配置文件中不允许出现两个id相同的<bean>,否则在初始化时即会报错

配置文件中允许出现两个name相同的<bean>,在用getBean()返回实例时,后面一个Bean被返回,应该是前面那个<bean>被后面同名的   <bean>覆盖了。有鉴于此,为了避免不经意的同名覆盖的现象,尽量用id属性而不要用name属性。

name属性可以用,隔开指定多个名字,如<bean name="b1,b2,b3">,相当于多个别名,这时通过getBean("a1") getBean("a2") getBean("a3")返回的都是同一个实例(假设是singleton的情况)

如果id和name都没有指定,则用类全名作为name,如<bean class="com.stamen.BeanLifeCycleImpl">,则你可以通过
   getBean("com.stamen.BeanLifeCycleImpl")返回该实例。

如果存在多个id和name都没有指定,且实例类都一样的<bean>,如: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bean class="com.stamen.BeanLifeCycleImpl"/>  
  2.    <bean class="com.stamen.BeanLifeCycleImpl"/>  
  3.    <bean class="com.stamen.BeanLifeCycleImpl"/>  
   则第一个bean通过getBean("com.stamen.BeanLifeCycleImpl")获得,
     第二个bean通过getBean("com.stamen.BeanLifeCycleImpl#1")获得,
     第三个bean通过getBean("com.stamen.BeanLifeCycleImpl#2")获得,以此类推。



2、

总结常用的注解如下:

 

Namespace:指定命名空间。

ParentPackage:指定父包。

Result:提供了Action结果的映射。(一个结果的映射)

Results:“Result”注解列表

ResultPath:指定结果页面的基路径。

Action:指定Action的访问URL。

Actions:“Action”注解列表。

ExceptionMapping:指定异常映射。(映射一个声明异常)

ExceptionMappings:一级声明异常的数组。

InterceptorRef:拦截器引用。

InterceptorRefs:拦截器引用组。


你可能感兴趣的:(Spring学习小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