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C下,是没有string这个头文件的,比如如下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 int main(){ string A="aaa"; string B="bbb"; return 0; }
而对于string.h这个头文件,虽然有,但同样是不带string字符串变量的声明,如下的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string A="aaa"; string B="bbb"; return 0; }同样也是过不了编译的,如下图:
然而,在Linux纯C的环境,也就是源代码文件后缀名是.c而不是.cpp,并不是用不了字符串,而是字符串的声明要写成char*,字符的指针指向这个字符串,实质上也就是字符数组的头部的指针。
而在别的语言,如Java、C#、python等,类似于清空字符串String a="",连接字符串a+b你可以如下利用strcat()函数来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char* A="aaa";//相当于string A="aaa"; char* B="bbb";//相当于string B="aaa"; //以下两行相当于string A_B=""; char A_B[100]; memset(A_B,0,sizeof(A_B)); //以下相当于string A_B=A+B; strcat(A_B,A); strcat(A_B,B); printf("%s\n",A_B); return 0; }
可能有人会说,为何上述程序,写得如此复杂呢?直接写成strcat(A,B);不就好了吗?为何还要自己定义一个A_B呢?就像这样: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char* A="aaa"; char* B="bbb"; strcat(A,B); printf("%s\n",A); return 0; }
这是由于开始char* A="aaa",只为A这个字符串申请了3格的内存,前前后后的内存用作什么我们不知道,也不能管,如果你在后面再硬塞个"bbb"上去,这个仅有3格长度的数组,当然会出现内存越界的错误了!因此这也解释为何我要定义一个char A_B[100]长达100格的数组,然后再清空这个数组,初始化,先连接A后连接B。
这或者就是LinuxC的魅力之处,古老,极度接近本质!也是字符串连接的实质,蛋疼你也没有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