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态的实现原理(JVM调用过程)

多态

同一个类的不同表现形态,不同的形态是通过其不同的子类体现
java通过将子类对象引用赋值给超类对象变量, 来实现动态方法调用。

假设类B是类A的子类,以 A a = new B() 为例

① A a 作为一个引用类型数据,存储在JVM栈的本地变量表中。
② new B()作为实例对象数据存储在堆中
   B的对象实例数据(接口、方法、field、对象类型等)的地址也存储在堆中
   B的对象的类型数据(对象实例数据的地址所执行的数据)存储在方法区中,方法区对象类型数据中有一个指向该类方法的方法表。

③Java虚拟机规范中并未对引用类型访问具体对象的方式做规定,目前主流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1. 通过句柄访问
java多态的实现原理(JVM调用过程)_第1张图片

  在这种方式中,JVM堆中会专门有一块区域用来作为句柄池,存储相关句柄所执行的实例数据地址(包括在堆中地址和在方法区中的地址)。这种实现方法由于用句柄表示地址,因此十分稳定

2.通过直接指针访问
 

  通过直接指针访问的方式中,reference中存储的就是对象在堆中的实际地址,在堆中存储的对象信息中包含了在方法区中的相应类型数据。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速度快,在HotSpot虚拟机中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④实现过程

  首先虚拟机通过reference类型(A的引用)查询java栈中的本地变量表,得到堆中的对象类型数据的地址,从而找到方法区中的对象类型数据(B的对象类型数据) ,然后查询方法表定位到实际类(B类)的方法运行。

参考:
Java 内存区域和GC机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jvm,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