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长春赛区区域赛总结

  实在不忍心再回顾一番这段惨痛的回忆。

  我现在真心觉得,对于ACM,同样是,如果爱,请深爱。只是肤浅的喜欢实在问心有愧。所以,对于最后队伍拿铁,我爆零的这次经历,我真的觉得不堪回首,想过放弃,但是现在偏偏又想死磕,且当做缘分,继续刷刷刷吧。

  首先,说热身赛,总共四道题,我们队三个人各自分别敲一道题。然而我们每个人都要敲题,所以我们就要轮流改代码调试,进度相当之慢,而且也确实被codeblocks编译器和ubuntu系统坑爆了。来之前自己熟悉了系统和编译环境,然而并没有完全适应,所以之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都重现,偏偏也被题目折腾的晕头转向的,所以除了心慌,只有心慌。我敲得是最大公约数的题目,对于n是100000,n^2暴力一定会T的情况下,我想了好多,从一开始是题意慢慢被我带偏,从求序列中所有的数的最大公约数变成序列首尾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那一刻,我是崩溃的,之后重新在公约数打表的基础之上找思路,发现了树形结构的解题思路,然而并不会建树,然后愚昧的思考要不要开100005*100005的数组,然而显然并不能开的了,最后终于想到可以每次不断更新节点,并把得到的数标记在数组里面,然而我的方法依然是N*N的,更优的应该是N*M才对,每次更新节点得到的数的范围依然是在1到100之间,所以可以优化成N*M,一定不会TLE,不过我的N*N居然还是过了,然而是在比赛结束之后两分钟交题过的,最后在不知结果为何的情况下得到了志愿者送来的绿色的气球,终于知道自己还是过了的。

  但是赛后才过题这种事情,我实在觉得很无力,毕竟实际上比赛期间我还是爆了零的,何况别人都是短时间之内过题,还是被实力碾压啊。此外,还是不够默契,当时我们三个人敲三道题,还都要调试,当时实际上还是应该更默契一点的丢掉某道题的,比如那道主办方后来声称是用来测试评测机的A题,字符串处理题目。当时比赛结束,心里面窝着一团火,久久不能释怀,我当时特别恨自己,但是想到自己比赛期间整个人都在发抖着敲代码,我也觉得很心疼,只是还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我的心理素质太差了,而这是因为我太弱了。所以真的,只有实力才是硬道理,尽管参加了比赛,我依然觉得没有实力,去了还是要被虐,索性,受益良多。

  正式赛,言语无法形容的痛。

  我死磕F题,真的是死磕到底,F题是对一个almost sorted序列的判断,,升序和降序均可。一开始隐隐有些感觉是上升子序列和下降子序列,但是没有多想,就感觉可以跟一个已排序的序列比对,如果去除一个数跟已知序列匹配成功,但是显然这种思路复杂度是N*N的,但是,即便如此,我当时并没有放弃这种思路,而且热身赛的经历告诉我,暴力还是很有可能过的,所以我再T了一次之后,想着稍微剪一下,估计也会过。但是,事实告诉我并不是这样子,在我把所有能想到的附加判断条件加上之后,我依然T了。何况,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死磕了3个小时,身心俱疲(感受到了自己代码能力之弱,反复调试仍然不能得到正确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队友1A了两道题,一道图论,一道是暴力可过的J题,我心越慌,越暴躁,越没用思考能力,最后队友放弃了G题,一起来想F题怎么做(此时4题可以拿铜)。因为对于G题队友说要是点的坐标是顺时针排序,我听得一头雾水,然后就一起想这道最水的AC人数最多的F题。我们终于想到了一个N的方法,怎么丢弃一个数,不是暴力,而是通过判断升序降序序列丢弃某个数病已知判断到序列最后一个数,这个模拟过程,我们敲得相当痛苦。升序降序首先是两个过程,第一个数丢不丢弃也要分别判断,写着写着,我们修到最后发现依然是WA,还剩最后20分钟的时候,我们终于放弃了调试,想要换一种思路,然而真是心累。我们终于回归到最长公共子序列的正解上,通过判断与已排序的数组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是n-1来实现,但是在压力重重之下,我和GJ都敲不动了,就交给了GSJ。我一边发呆,一边冷冷的看着G题,但是我最痛不欲生的事情,是我做过G题,但是现场比赛的时候,我不仅没有读题,而且顺着队友说的题意,想通过找边长和对角线的规律来判断是不是正N边形,(队友原本要通过判断角度,貌似)而我这个思考来源于之前打过的一场BC,里面关于正方形的判断是边长和对角线,我铭记于心,然而,最重要的是整点只能组成正四边形。首先,我没有读题,其次,我读题也依然不记得这个点:

  所以在赛后我知道这道题目考查的点是如此时,我的内心又一次崩溃了,无非是又一次爆零的经验罢了,也无非是又一次的精神的洗礼。

  颁奖是排行榜滚动着进行实时rank更新的,铜牌是从4道题开始的,我已经不想去回味当时的心情了,何况其实我们也并不具备4题的真正实力。然而错过了这一次,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心有不甘,无能为力,也不过如此了吧。也幸亏郑州大学还是在时隔多年之后的今次拿了一块银牌...我依然衷心希望ZZUACM可以不断壮大,我等ZZU可以进final。

  作为郑州大学的女队,参加这次长春赛区的比赛,我内心是怀着憧憬的。我们一边因为实力太弱被阻止参赛,一边申请队伍名额,最后得到名额之后还是有些争执,我怀着一份拿成绩证明给别人和自己看的心情刷题,但是离开实验室的刷题氛围之后,我的进度明显被拖慢了好多好多。在动身去参赛之前,真正刷的题目也不过寥寥。所以,最终的结果,完全不能怨天尤人,其实不过是命中注定,咎由自取。回来的火车的路上,我想了很多,我觉得其实我并不适合ACM ,或者我该适时地放弃了,但是,我真的心有不甘啊!!

  谨以此为念,继续刷题,补题,没有比能找到一件自己觉得有价值而且愿意一直做下去的事情更幸福的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5长春赛区区域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