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原创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gemmem/article/details/7321910
Scroller这个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刚开始接触Scroller类的程序员可能无法理解Scroller和View系统是怎么样联系起来的。我经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对Scroller的用法和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首先从源码开始分析:
View.java
computeScroll是一个空函数,很明显我们需要去实现它,至于做什么,就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了。
因为View的子类很多,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会在一个自定义的类MyLinearLayout中去实现它。
ViewGroup.java
从dispatchDraw函数可以看出,ViewGroup会对它的每个孩子调用drawChild(), 在下面的例子中, ContentLinearLayout的孩子有2个,是2个MyLinearLayout类型的实例。
再看看drawChild函数: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在父容器重画自己的孩子时,它会调用孩子的computScroll方法,也就是说例程中的ContentLinearLayout在调用dispatchDraw()函数时会调用MyLinearLayout的computeScroll方法。
这个computeScroll()函数正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地方,在这个函数里我们可以去取得事先设置好的成员变量mScroller中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等等,用这些参数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看代码了,代码如下:
对代码做一个简单介绍:
例子中定义了2个MyButton实例btn1和btn2,它们将被其父容器MyLinearLayout实例lay1和lay2通过调用scrollTo来移动。
ContentLinearLayout实例lay0为Activity的contentview,它有2个孩子,分别是lay1和lay2。
mScroller是一个封装位置和速度等信息的变量,startScroll()函数只是对它的一些成员变量做一些设置,这个设置的唯一效果就是导致mScroller.computeScrollOffset() 返回true。
这里大家可能有个疑问,既然startScroll()只是虚晃一枪,那scroll的动态效果到底是谁触发的呢?
后面我将给出答案。
运行程序,我们来看看Log
点击btn1:
对照Log,我从button被点击开始,对整个绘制流程进行分析,首先button被点击(这里将回答上文的问题),button的背景将发生变化,这时button将调用invalidate()请求重绘,这就是View系统重绘的源头,即scroll动态效果的触发者。与此同时,mScroller.startScroll被调用了,mScroller在此时被设置了一些有效值。
好了,既然重绘请求已发出了,那么整个View系统就会来一次自上而下的绘制了,首先输出的Log就是“contentview dispatchDraw”了,它将绘制需要重绘的孩子(lay1和lay2中的一个),接着会调用drawChild,使得computeScroll函数被触发(drawChild里面会调用child.computeScroll()),于是,lay1或者lay2就会以mScroller的位置信息为依据来调用scrollTo了,它的孩子btn1或者btn2就会被移动了。之后又调用了getChildAt(0).invalidate(),这将导致系统不断重绘,直到startScroll中设置的时间耗尽mScroller.computeScrollOffset()返回false才停下来。
好了,现在整个流程都分析完了,相信大家应该清楚了Scroller类与View系统的关系了吧。理解了Scroller的工作原理,你会发现原来Scroller类并不神秘,甚至有点被动,它除了储存一些数值,什么其他的事情都没做,Scroller类中的一些变量mStartX, mFinalX, mDuration等等的意义也很好理解。
注意:
1、之前有朋友反馈button点击不能移动,这是因为android 4.0默认打开了硬件加速,如果想让button移动,请在AndroidManifest的Application标签或者activity标签中加入:android:hardwareAccelerated="false"
2、代码中的 getChildAt(0).invalidate(); 是多余的,可以不写,多谢网友指出这一点。
补录:对该文章理解剖析的一片博文:supersugar
文章中的内容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如文章中所写,在弄明白滚动的原理之前,需要先明白computeScroll() 这个方法。
computeScroll()是View类的一个空函数,在父容器重画自己的孩子时,它会调用孩子的computScroll方法。所以这个computeScroll()函数正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地方,在这个函数里我们可以去取得事先设置好的成员变量mScroller中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等等,用这些参数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然后放下代码,先考虑几个问题:
1.如何触发滚动?
2.谁要滚动?或者说哪个View要滚动?
3.从哪滚到哪?滚多久?
4.怎么滚动?
如上,一一分析这四个问题:
1.按钮的点击事件触发了滚动
3.mScroller.startScroll()方法定义了滚动的路径和时间
好,1没问题,3也没问题,问题是2和4。
先看问题2:谁要滚动?
我在看完代码的时候我不知道谁会滚动- -...我猜是layout1,但是注释里写的是bt1!
然后我把代码跑到手机上看,果然是bt1...
可以看到,点击bt1的时候,bt1向右按照原计划向右滚动了。可是computeScroll()方法不是在bt1的父view中重写的吗?
据作者所写:
//因为调用computeScroll函数的是MyLinearLayout实例,
//所以调用scrollTo移动的将是该实例的孩子,也就是MyButton
scrollTo(mScroller.getCurrX(), 0);
然后查看scrollTo的api:
Set the scrolled position of your view. This will cause a call to onScrollChanged(int, int, int, int)
and the view will be invalidated.
依然不很理解,所以只好这么认为吧:谁调用了scrollTo,谁的孩子就滚动。
换句话说:谁想滚找他爹!!!
然后,在layout1中又添加了一个bt3,点击bt1的时候,果然bt3跟bt1一起滚了...那么2就有了答案。
再看问题4:怎么滚动?
其实当mScroller.startScroll(0, 0, -30, -30, 500)这局代码执行之后,由于最后一个参数传入的是执行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也就是滚动没有执行完的时候,mScroller.computeScrollOffset()返回的都是true!
在这个过程中,mScroller.getCurrX()的值却是一直在变化的,变化的范围你懂的。
然后呢?界面怎么动呢?当然是不断的重绘了!
怎么不断重绘?getChildAt(0).invalidate()就是这句,然后系统会一直重复的执行computeScroll(),直到设定的时间结束,view也会滚动指定的位置,mScroller.computeScrollOffset()返回值变为false,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滚动过程。
到这儿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吸收了原作者要给的知识了,再看一个额外的:
每个view都有computeScroll()方法,那么在mScroller.startScroll()发起滚动的时候,ContentLinearLayout 能不能“听到”这个命令?
应该是能的!把MyLinearLayout 中的computeScroll()方法copy至ContentLinearLayout 中,方法同样会执行,那么滚动的就是layout1+layout2了!
试了试确实是这样的,再次验证了谁要滚找他爹!
那么问题4也有了答案。
如果这4个问题都有答案的话,那么相信对scroller也有一定的理解了吧,剩下的就是与其他知识结合再深入研究了。
自己的理解:
scrollTo默认会应该会调用invalidate,以下为Google的官方解释: public void scrollTo (int x, int y) Added in API level 1 Set the scrolled position of your view. This will cause a call to onScrollChanged(int, int, int, int) and the view will be invalidated.
// getChildAt(0).invalidate(); 当调用scrollTo时就已经有了让view invalidated的功能所以这句是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