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
配置
一、实验目的
1.VLAN
的划分与配置
2.
广播域的划分
3.
跨交换机的
VLAN
配置
4.
配置
VTP
二、
实验内容
1.
将同一交换机上连接的
PC
机划分为两个
VLAN
。通过
Ping
命令检查其正确性。
2.
通过配置交换机的
VTP
协议,交换机
1
为服务器模式,交换机
2
为客户模式,配置两个交换机间的
VLAN trunk
线路,划分三个
VLAN
。检查其正确性。
三、相关知识
冲突域:以集线器为核心构建的共享式以太网,其所有节点同处于一个共同的冲突域,一个冲突域内的不同设备发出的以太网帧会互相冲突;同时冲突域内的一台主机发送数据,同处于一个冲突域的其他主机都可以接收到。可见一个冲突域内主机会导致每台主机可用带宽降底,网上冲突可能成倍增加,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证。
广播域:广播域是网上一组设备的集合,当这些设备中的一个发出广播帧时,所有其他设备都能接收到该帧。广播域和冲突域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个概念;连接在一个
HUB
上的所有设备构成一个冲突域,同时也构成一个广播域;连接在每个交换机上的每个设备都分别属于不同冲突域,交换机每个端口构成一个冲突域,而属于同一个
VLAN
主机都属于一个广播域。
三、实验环境
建议本实验每组八人进行,每组需要设备如下:
两台交换机、八台
PC
机、八根
RJ45
连线、一条交叉双绞线(用以连接
TRUNK
线路)、两条
Console
控制台电缆
(
一端接交换机
Console
口,一端接
PC
机串口
)
。
四、实验步骤
(一)单交换机
VLAN
基本配置
按下图所示在一个交换机上连接四台计算机
图
3.1
PC1
连接在交换机的
1#
端口,
PC2
连接在
3#
端口,
PC3
连接在
5#
端口,
PC4
连接在
7#
端口
创建
VLAN
。
VLAN
信息可以在服务器模式或透明模式交换机上创建。
Switch>enable
(
进入特权模式
)
Switch#vlan database
(
进入
VLAN
配置子模式
)
Switch(vlan)#vlan 2 name VLAN2
(
创建一个
VLAN2,
由系统自动命名
)
Switch(vlan)#vlan 3 name VLAN3
(
创建一个
VLAN3,
并命名为
vlan3)
Switch(vlan)#end
1.
将端口
3
和
5
按图
1-4a
所示加入到
VLAN2
中
Switch#config t
Switch(config)#interface f0/3
(
进入端口
3
的配置模式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端口为静态
VLAN
访问模式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把端口
3
分配给相应的
VLAN2)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f0/5 (
进入端口
5
的配置模式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端口为静态
VLAN
访问模式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把端口
5
分配给相应的
VLAN2
)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show vlan
(
查看
VLAN
配置信息
)
(结果省略)
2.
将端口
18
和
20
按图
1-4a
所示加入到
VLAN3
中
Switch#config t
Switch(config)#interface f0/1
(
进入端口
1
的配置模式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端口为静态
VLAN
访问模式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
把端口
1
分配给相应的
VLAN3
)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f0/7 (
进入端口
7
的配置模式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
设置端口为静态
VLAN
访问模式
)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
把端口
7
分配给相应的
VLAN2)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show vlan
(
查看
VLAN
配置信息
)
(结果省略)
3.
按照图
1-4a
中的设置各台计算机的
IP
地址
4.
验证同一
VLAN
中两台计算机能否
ping
通,不同
VLAN
中两台计算机能否
ping
通。
(二)多交换机VLAN
配置
已知实验环境:
Catalyst 2950
交换机
2
台;
PC
机
5
台。
PC1
连接在交换机
S1
的
1#
端口,
PC2
连接在
S1
的
7#
端口,
PC3
连接在
S2
的
2#
端口,
PC4
连接在
S2
的
4#
端口,
PC5
连接在
S2
的
6#
端口。
S1
和
S2
之间用
12#
端口互连。
(1)
按图
4.1
所示连接网络;
(2)
配置
PC
机:
PC1
的
IP
地址:
192.168.0.41
;
PC2
的
IP
地址:
192.168.0.42
;
PC3
的
IP
地址:
192.168.0.43
;
PC4
的
IP
地址:
192.168.0.44
;
PC5
的
IP
地址:
192.168.0.45
;子网掩码均为
255.255.255.0
。
用
ping
命令检查它们能否通讯。
(3)
配置交换机:设置交换机
S1
的管理
IP
为
192.168.0.11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交换机
S2
的管理
IP
为
192.168.0.21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
用
ping
命令检查交换机与各
PC
机的通讯情况。
(4)
在两台交换机上分别创建并划分
VLAN
:按图
4.2
所示划分
VLAN
。
用
ping
命令检查各
PC
机间的通讯情况。(注意检查此时是否能满足
“
属于同一
VLAN
的计算机间可以通讯,属于不同
VLAN
的计算机间不能通讯
”
这一特征。)
(5)
配置
Trunk
连接:把交换机
S1
的
12#
端口和交换机
S2
的
12#
端口设置为
Trunk
端口。多个交换机之间通过
Trunk
线路传送
VLAN
信息。跨交换机的同一
VLAN
内的数据也经过
Trunk
线路传送
Switch#config t
Switch(config)#interface f12/1 (
进入端口
1
配置模式
)
Switch(config-t)#switchport mode trunk
(
设置当前端口为
Trunk
模式
)
Switch(config-t)#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
设置允许从端口交换数据的
VLAN)
Switch(config-t)#exit
Switch(config)#exit
再用
ping
命令检查各
PC
机间的通讯情况。(注意检查此时是否能满足
“
属于同一
VLAN
的计算机间可以通讯,属于不同
VLAN
的计算机间不能通讯
”
这一特征。)
(6)
配置
Trunk
参数:把交换机
S1
的
12#Trunk
端口设置成只允许
VLAN2
的信号通过。(注:此项配置
Boson
不支持)
再用
ping
命令检查各
PC
机间的通讯情况。(注意检查此时
S1
上的
VLAN1
和
S2
上的
VLAN1
是否还是属于同一
VLAN
。)
(7)
检查配置结果:用
show
命令查看配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