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链接:http://news.html5tricks.com/to-be-happy-programmer.html
本文作者:IT新闻 �C 超人
什么是快乐的程序员?就是把编程当作兴趣和爱好的人,享受着编程的快乐的一群人。
任何事情只要找到了快乐,成功是迟早的事情。
将编程当作艺术,对待自己的每一个程序,就像对待自己的艺术品一样。精雕细琢,绝不敷衍了事。
热爱编程工作,完全将编程当作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甚至毕生追求的圣神目标。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把编程当作工作,最好别做程序员,趁早改行。
很多人说,编程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程序员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能忍受孤独。但真正的程序员却感受着编程的快乐,一点都不觉得孤独和寂寞。他们深信硬件的坚强,享受着软件的温柔,在计算机世界里,他们个个都是情种。
程序员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具体项目,绝不能离开工作实践。更为关键的是,程序员必须要有自我学习和修炼的主动性,否则再多的项目实践也无法使自己进步。
技术在别人之上,自然受同事的膜拜,领导的器重,心里自然美滋滋的,相反,无限的落后又怎么使自己变得快乐,即使是快乐,那也是强颜欢笑罢了。
学习编程还需要刨根问底的一根筋想法!
问大家一个问题:Java为什么要取名为Java?
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你一定喜欢刨根问底,我也相信你一定比其他人更加理解Java!
如果你回答不上来,那我给你讲讲。
Java一词来源于印度尼西亚南端的一个岛名,即爪哇岛,那里以盛产咖啡闻名。当SUN公司的开发人员在给这种语言取名的时候,正好喝着爪哇咖啡,于是Java由此得名。
我怎么知道这个故事呢?不瞒您说,我从来就没有编过一句Java的代码,我那是刻意查过资料的。如果我要学Java,我一定要先搞懂Java是怎么来的,搞懂为什么要发明Java语言等一系列问题,这其实就是刨根问底。
当然,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快乐和痛苦。程序员也一样,想实现更多功能,想让程序跑得更快,现实世界的软硬件条件又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又变来变去,开发就会变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程序员怎样使自己快乐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就是把欲望控制在现实条件可以满足的基础之上。在编程中呢,就是把功能控制在可以实现的范围之内。在软件工程中呢,就是把用户需求控制在开发成本和期限之内。
当然,要做到知足常乐是很不容易的。人们难免会不被各种欲望引诱,程序员也难免不被新技术吸引,也总想给客户提供更加强大的软件功能。要知道,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而现实条件总是有限的。
大家都知道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吧。一生的历练,什么样的武功没学过?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都不知多大年纪了?却始终象一个孩子般天真烂漫,对什么事情都好奇,任何时候都是快快乐乐的,最后还长出了黑头发。
其实呢,我讲周伯通是想告诉大家:快乐的程序员还要有一颗童心。
童心会使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会让我们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充满无限的乐趣。童心会让我们把编程当作游戏,编程就像玩过家家,用心呵护自己的程序。童心让我们跳出狭隘的自私心,与同事快乐地相处。充满童是可以为我们带来永不枯竭的快乐,这是所有快乐的程序员的共同秘诀。
其实,童心就是爱心,就是快乐的心。很多程序员都已经忘记了童心,就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业余爱好可以是运动项目,比如乒乓羽毛球;也可以是休闲活动,例如钓鱼;还可以是手机游戏什么的。只要能让你在紧张的编程节奏下,放松自己,就行。因为稍作歇息之后,我们就又能精神饱满一往直前地去面对难题、迎接挑战。
这个就不必多说了,尤其是男程序员,找个喜欢的妹子自然会在生活上多一点不一样的情趣,甚至可以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单身的程序员要尽快脱单,让自己快乐。
最后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作为结尾,以此互勉:
有一座寺庙的香火很旺,多少年来人们总踩着那些石阶来到佛像面前进香。终于有一天,石阶们不服气了。石阶对佛像说:你和我们都生自同一块山石,为什么人们总踩在我们的身上,而却要对你顶礼膜拜?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六刀就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而我却是经过千刀万剐,才最终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