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演示:帧中继的逆向解析功能(frame-relay inverse-arp)

理解并演示:帧中继的逆向解析功能(frame-relay inverse-arp)


理解并演示:帧中继的逆向解析功能(frame-relay inverse-arp)的配置对应的教学录像在:http://edu.51cto.com/lecturer/user_id-7648423.html9.9发布,待管理员24小时审核后,便可观看,课程名称为《思科CCNA认证的帧中继专题分析(200-120) (9课时)》


帧中继的逆解析功能(frame-relay inverse-arp)该功能用于提供一种动态的将二层DLCI号码映射到三层地址的一种方法。在本章的前面章节,对帧中继配置时,曾反复提到使用frame-relay map ip 指令完成静态映射,申明使用本地的某个DLCI号映射到某个具体远程端的连接,有多少远程端,就要手工配置多少个DLCI号码静态映射远端IP地址的指令,在一些复杂的帧中继网络环境中会增加大量的管理开销,并且不能适应帧中继拓扑的变化,而帧中继逆向ARP的产生,将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帧中继的逆向ARP解析与局域网环境中的ARP地址解析协议非常相似,局域网中的ARP解析是知道目标IP地址后,去解析目标的MAC地址;而帧中继的ARP逆向解析是路由器将已知的二层地址(本地的DLCI号码)去映射远程端设备的三层IP地址。


第一步:如上图8.73所示,当帧中继路由器(DTE设备)与帧中继交换机(DCE设备)成功连接后,通过交换LMI消息,一台帧中继交换机可以宣告一条新的虚拟电路和该电路所对应的DLCI号码可用,但是它不能寻址到另一端,暂时无法完成与远程端的通信。


第二步:此时,如果帧中继的逆向ARP解析机制启动(在思科的网络设备上,它默认是启动的),路由器R1会发送一个关于帧中继的逆向ARP请求数据帧如下图8.74所示;“我是路由器R1,我的IP地址是192.168.1.1;我正在使用DLCI号码102,请问你是谁?”


第三步:当路由器R2收到帧中继的逆向ARP请求后,它会对此作回应,回应数据帧如下图8.75所示,“我是R2三层的IP地址是192.168.1.2。”然后路由器R1将该地址关联到本地的DLCI号(102)完成帧中继动态映射的过程。


演示:区别帧中继逆向ARP解析与静态映射的差异



演示目标:区别帧中继逆向ARP解析(动态映射)与静态映射的差异。

演示环境:如上图 8.73所示的演示环境

演示背景:首先在演示环境中,使用动态帧中继的逆向ARP解析来完成通信,然后禁用帧中继的逆向ARP功能,使用静态映射来完成通信,最终通过show frame-relay map指令来对比两种方式的差异。

演示步骤:


第一步:关于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前面已经有详细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展示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了,注意:思科设备上默认是已经启动了帧中继的逆向ARP解析(frame-relay inverse-arp),所以路由器可以使用帧中继的逆向ARP功能来完成本地DLCI号码到远端IP地址的映射,这样,就不再需要使用frame-relay map ip 指令完成静态映射,只需要在路由器R1和R2的帧中继接口上封装帧中继并配置IP地址即可,具体配置如下所示:


路由器R1的帧中继配置:

R1(config)#inte s1/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1(config-if)#no shutdown


路由器R2的帧中继配置:

R2(config)#inte s1/0

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R2(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2(config-if)#no shutdown


第二步:当完成上述配置后可以让路由器R1 ping 路由器R2如果一切正常可看到路由器R1将成功ping通R2,然后在路由器R1上执行showframe-relay map指令,来查看路由器R1的帧中继映射情况,如下图8.76所示,dynamic指示动态映射;0x66实际上是DLCI号102的十六进制表示,0x1860是帧中继的帧封装中所表示的DLCI号,这个值将会因为各个位在帧中的置位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事实上0x66和0x1860,都是对DLCI号码的表示,只是显示方式不同而已,而0x1860显示方式是包括DLCI、扩展地址EA及拥塞控制位的16位地址字段方式。


第三步:通过关闭设备上的帧中继逆向ARP解析功能(no frame-relay inverse-arp),然后使用静态映射的方式来完成帧中继的通信,具体配置如下所示:


路由器R1使用帧中继静态映射的配置:

R1(config)#interface s1/0

R1(config-if)#no frame-relayinverse-arp

R1(config-if)#frame-relay map ip192.168.1.2 102 broadcast

R1(config-if)#exit


路由器R1使用帧中继静态映射的配置:

R2(config)#interface s1/0

R2(config-if)#no frame-relay inverse-arp

R2(config-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1.1 201 broadcast

R2(config-if)#exit


第四步:当完成上述配置后,可以再次让路由器R1 ping R2,如果一切配置正常,此时,路由器R1应该能成功的与R2进行通信,然后在路由器R1上执行showframe-relay map指令,来查看路由器R1的帧中继映射情况,如下图8.77所示,static指静态映射。


注意:在使用帧中继的逆向ARP解析时,如果远端路由器不支持逆向ARP解析,那么您只能使用帧中继的静态映射来完成配置,逆向ARP解析在思科的设备上默认是启动,但是当您已配置帧中继的静态映射,那么逆向ARP解析将自动关闭!


本文出自 “无名的基督”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CCNA,帧中继,inverse-arp,帧中继逆向解析,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