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思科设备子接口类型帧中继的配置

演示:思科设备子接口类型帧中继的配置


与博文配套的演示录像在 http://edu.51cto.com/lecturer/user_id-7648423.html

课程名称为《思科CCNA认证的帧中继专题分析(200-120) (9课时)》


在本小节将以描述帧中继的子接口类型与子接口的配置,那么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会产生帧中继子接口这个概念,它的作用是什么?帧中继的子接口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意义与区别在哪里?


理解帧中继的子接口类型:

如下图8.68所示:分为点对点(point-to-point)类型的子接口和多点(multipoint)子接口;点对点(point-to-point)类型的子接口是在多路访问的网络上模拟专线特性的一种链路接口,通常情况下用在企业连接某些金融机构的条件下,通常在这种环境中,链路上不允许有第三方的接入点,但是也认为传统的专线费用太昂贵,所以使用点对点的帧中继链路代替传统的专线。多点(multipoint)子接口,通常用来连接两个点及两个点以上的远程帧中继通信站点,典型的应用是总部连接多个远程分支机构。

为什么要使用帧中继的子接口:

使用帧中继的子接口实际上是一种让硬件资产使用更充分的方案,比如:一个中心路由器如上图8.68所示的R1它只有一个物理接口。它既要连接3个分支机构,又要连接一个金融机构,此时,将面对两个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使用两个物理接口,一个物理接口用于连接金融机构,一个物理接口用于连接其它的两个分支机构,这无疑增加了硬件成本的开销,并且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中心路由器R1已经将WAN模块插槽用尽,没有多余的模块可用怎么办?解决方案二:使用一个物理接口,在物理接口上划分子接口,一个点对点的子接口用于连接金融机构;另一个多点子接口用于连接其它远程分支机构,这样使得硬件的使用率更高,并且只有一条从电信营运引入的线缆,使用线路管理更简结。上述为使用帧中继子接口的原因。


注意:如果在一个物理接口上同时使用了两种类型的子接口,那么,这两个不同的子接口所连接的链路,将分别独立使用一个IP子网。


演示:思科设备子接口类型帧中继的配置


演示目标:配置帧中继的子接口

演示环境:如下图8.69所示的演示环境。


演示背景:路由器R1使用s1/0.1多点类型的帧中继子接口连接远程分支机构R2和R3,它们使用一个独立的子接口192.168.99.0/24;路由器R1使用s1/0.2点对点类型的帧中继子接口连接金融机构的路由器R4,它们相当于是一条模拟的专线,并且使用一个独立的子网。

演示步骤:


第一步:配置帧中继交换机,以支持路由器R1到各个远程接入点的帧中继路由,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如下所示:


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fr_switching(config)#frame-relay switching


fr_switching(config)#interface s1/0

fr_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

fr_switching(config-if)#clock rate 403200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102 interface s1/1201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103 interface s1/2301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104 interface s1/3401

fr_switching(config-if)#no shutdown

fr_switching(config-if)#exit


fr_switching(config)#interface s1/1

fr_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

fr_switching(config-if)#clock rate 403200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201 interface s1/0102

fr_switching(config-if)#no shutdown

fr_switching(config-if)#exit


fr_switching(config)#interface s1/2

fr_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

fr_switching(config-if)#clock rate 403200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301 interface s1/0103

fr_switching(config-if)#no shutdown

fr_switching(config-if)#exit



fr_switching(config)#interface s1/3

fr_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

fr_switching(config-if)#clock rate 403200

fr_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401 interface s1/0104

fr_switching(config-if)#no shutdown

fr_switching(config-if)#exit



第二步:配置中心路由器R1使用不同类型子接口的帧中继,具体配置如下所示:


路由器R1的配置

R1(config)#interface s1/0

R1(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 在物理接口上必须封装帧中继的协议。

R1(config-if)#no shutdown                  * 激活物理接口。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s1/0.1 multipoint     * 建立一个多点类型的帧中继子接口。

R1(config-subif)#ip address192.168.99.1 255.255.255.0 * 多点子接口写IP

R1(config-subif)#frame-relay map ip192.168.99.2 102 broadcast *配置到R2的映射。

R1(config-sub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99.3 103 broadcast*配置到R3的映射。

R1(config-subif)#no shutdown

R1(config-sub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s1/0.2point-to-point * 建立一个点对点类型的帧中继子接口。

R1(config-subif)#ip address192.168.100.1 255.255.255.252 * 为点对点子接口写IP。

R1(config-subif)#frame-relayinterface-dlci 104 * 申明点对点子接口使用的DLCI号。

R1(config-subif)#no shutdown

R1(config-subif)#exit



注意:在上述配置中需要强调:在点对点类型的子接口上必须使用frame-relay interface-dlci申明该子接口正在使用的DLCI号码,而不需要使用frame-relay map ip 指令完成静态映射,因为点对点的帧中继链路上只有两个点,不需要作映射申明;相反,在多点子接口的帧中继中,不需要使用frame-relay interface-dlci申明该子接口正在使用的DLCI号码,需要使用frame-relay map ip 指令完成静态映射,申明是到哪个远程端的连接。


第三步:现在完成在路由器R2和R3通过物理接口接入到中心路由器R1的多点子接口的配置如下所示,由于路由器R2和R3的配置基本相似,所以不作更多说明。


路由器R2的配置:

R2(config)#interface s1/0

R2(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99.2 255.255.255.0

R2(config-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99.1 201 broadcast

R2(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f)#exit


路由器R3的配置:

R3(config)#interface s1/0

R3(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99.3 255.255.255.0

R3(config-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99.1 301 broadcast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exit


第四步路由器R4使用点对点类型的子接口与中心路由器R1的点对点类型子接口对接,关于路由器R4上的配置如下所示:


路由器R4的配置:

R4(config)#interface s1/0

R4(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4(config-if)#no shutdown

R4(config-if)#exit

R4(config)#interface s1/0.1 point-to-point

R4(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100.2 255.255.255.252

R4(config-subif)#frame-relayinterface-dlci 401

R4(config-subif)#no shutdown

R4(config-subif)#exit


第五步:现在可以在中心路由器R1上通过show frame-relay pvc查看到各个远程分支机构的虚拟电路的状态如下图8.70所示,可以看出DLCI的号码为102、103、104的三条PVC都处于active(活跃)状态;然后可以通过执行show frame-relay map指令查看到各个远程分支机构的帧中继映射情况,如下图8.71所示,可明确的看出各个子接口的类型和映射情况;最后可以在中心路由器R1上检测与各个分支机构的连通性问题,如下图8.72所示,可看出中心路由器成功的与各个分支机构通信。









本文出自 “无名的基督”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CCNA,帧中继,子接口,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