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EE常用Listener(转载)

 ServletContextAttributeListener

监听对ServletContext属性的操作,比如增加/删除/修改

ServletContextListener

监听ServletContext,当创建ServletContext时,激发 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方法;当销毁ServletContext时,激发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方法

HttpSessionListener

监听HttpSession的操作。当创建一个Session时,激发session Created(SessionEvent se)方法;当销毁(或超时)一个Session时,激发sessionDestroyed (HttpSessionEvent se)方法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

valueBound---被设置到session中(setAttribute)
valueUnbound---从session中解除(removeAttribute)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和HttpSessionListener之间的最大区别: HttpSessionListener只需要设置到web.xml中就可以监听整个应用中的所有session。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必须实例化后放入某一个session中,才可以进行监听。

从监听范围上比较,HttpSessionListener设置一次就可以监听所有session,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通常都是一对一的。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 需要存储在session 里 ,比如
session.setAttribute("ListenerName", new ImplBindingListener(username));

正是这种区别成就了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的优势,我们可以让每个listener对应一个username,这样就不需要每次再去session中读取username,进一步可以将所有操作在线列表的代码都移入listener,更容易维护。

这里可以直接使用listener的username操作在线列表,不必再去担心session中是否存在username。

valueUnbound的触发条件是以下三种情况:

执行session.invalidate()时。

session超时,自动销毁时。

执行session.setAttribute("ListenerName", "其他对象");或session.removeAttribute("ListenerName");将listener从session中删除时。

因此,只要不将listener从session中删除,就可以监听到session的销毁


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

监听HttpSession中的属性的操作。当在Session增加一个属性时,激发 attributeAdde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se) 方法;当在Session删除一个属性时,激发attributeRemove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se)方法;当在Session属性被重新设置时,激发attributeReplace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se) 方法


HttpSessionActivationListener
使代码可以支持分布式环境
为了负载均衡或者fail-over,web容器可以迁移一个session到其他的jvm.
session的passivation是指非活动的session被写入持久设备(比如硬盘)。
activate自然就是相反的过程。在分布式环境中切换的属性必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