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development is currently focused on Redis 2.6 that will bring you support for Lua scripting and many other improvements. This is our current priority, however the unstable branch already contains most of the fundamental parts of Redis Cluster. After the 2.6 release we'll focus our energies on turning the current Redis Cluster alpha in a beta product that users can start to seriously test.
It is hard to make forecasts since we'll release Redis Cluster as stable only when we feel it is rock solid and useful for our customers, but we hope to have a reasonable beta for summer 2012, and to ship the first stable release before the end of 2012.
http://redis.io/download
https://github.com/xetorthio/jedis redis client
https://github.com/alphazero/jredis redis server
Redis最为常用的数据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Redis由于支持非常丰富的内存数据结构类型,如何把这些复杂的内存组织方式持久化到磁盘上是一个难题,所以Redis的持久化方式与传统数据库的方式有比较多的差别,Redis一共支持四种持久化方式,分别是:
在设计思路上,前两种是基于全部数据都在内存中,即小数据量下提供磁盘落地功能,而后两种方式则是作者在尝试存储数据超过物理内存时,即大数据量的数据存储,截止到本文,后两种持久化方式仍然是在实验阶段,并且vm方式基本已经被作者放弃,所以实际能在生产环境用的只有前两种,换句话说Redis目前还只能作为小数据量存储(全部数据能够加载在内存中),海量数据存储方面并不是Redis所擅长的领域。下面分别介绍下这几种持久化方式:
定时快照方式(snapshot):
该持久化方式实际是在Redis内部一个定时器事件,每隔固定时间去检查当前数据发生的改变次数与时间是否满足配置的持久化触发的条件,如果满足则通过操作系统fork调用来创建出一个子进程,这个子进程默认会与父进程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这时就可以通过子进程来遍历整个内存来进行存储操作,而主进程则仍然可以提供服务,当有写入时由操作系统按照内存页(page)为单位来进行copy-on-write保证父子进程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该持久化的主要缺点是定时快照只是代表一段时间内的内存映像,所以系统重启会丢失上次快照与重启之间所有的数据。
基于语句追加方式(aof):
aof方式实际类似mysql的基于语句的binlog方式,即每条会使Redis内存数据发生改变的命令都会追加到一个log文件中,也就是说这个log文件就是Redis的持久化数据。
aof的方式的主要缺点是追加log文件可能导致体积过大,当系统重启恢复数据时如果是aof的方式则加载数据会非常慢,几十G的数据可能需要几小时才能加载完,当然这个耗时并不是因为磁盘文件读取速度慢,而是由于读取的所有命令都要在内存中执行一遍。另外由于每条命令都要写log,所以使用aof的方式,Redis的读写性能也会有所下降。
虚拟内存方式:
虚拟内存方式是Redis来进行用户空间的数据换入换出的一个策略,此种方式在实现的效果上比较差,主要问题是代码复杂,重启慢,复制慢等等,目前已经被作者放弃。
diskstore方式:
diskstore方式是作者放弃了虚拟内存方式后选择的一种新的实现方式,也就是传统的B-tree的方式,目前仍在实验阶段,后续是否可用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有Redis线上运维经验的人会发现Redis在物理内存使用比较多,但还没有超过实际物理内存总容量时就会发生不稳定甚至崩溃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基于快照方式持久化的fork系统调用造成内存占用加倍而导致的,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因为fork 调用的copy-on-write机制是基于操作系统页这个单位的,也就是只有有写入的脏页会被复制,但是一般你的系统不会在短时间内所有的页都发生了写入而导致复制,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Redis崩溃的呢?
答案是Redis的持久化使用了Buffer IO造成的,所谓Buffer IO是指Redis对持久化文件的写入和读取操作都会使用物理内存的Page Cache,而大多数数据库系统会使用Direct IO来绕过这层Page Cache并自行维护一个数据的Cache,而当Redis的持久化文件过大(尤其是快照文件),并对其进行读写时,磁盘文件中的数据都会被加载到物理内存中作为操作系统对该文件的一层Cache,而这层Cache的数据与Redis内存中管理的数据实际是重复存储的,虽然内核在物理内存紧张时会做Page Cache的剔除工作,但内核很可能认为某块Page Cache更重要,而让你的进程开始Swap ,这时你的系统就会开始出现不稳定或者崩溃了。我们的经验是当你的Redis物理内存使用超过内存总容量的3/5时就会开始比较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