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计算机编程艺术,感觉很在理的一小段话

无损数据压缩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想一想,一串任意的数据能够根据一定的规则转换成只有原来 1/2 - 1/5 长度的数据,并且能够按照相应的规则还原到原来的样子,听起来真是很酷。
半年前,苦熬过初学 vc 时那段艰难的学习曲线的我,对 MFC、SDK 开始失望和不满,这些虽然不算易学,但和 DHTML 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调用微软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函数,不需要你自己去创建一个窗口,多线程编程时,也不需要你自己去分配 CPU 时间。我也做过驱动,同样,有DDK(微软驱动开发包),当然,也有 DDK 的“参考手册”,连一个最简单的数据结构都不需要你自己做,一切都是函数、函数……
微软的高级程序员编写了函数让我们这些搞应用的去调用,我不想在这里贬低搞应用的人,正是这些应用工程师连接起了科学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将来可以做销售,做管理,用自己逐渐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打拼。

但是,在技术上来说,诚实地说,这并不高深,不是吗?第一流的公司如微软、Sybase、Oracle 等总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样才能有巨大的市场。但是他们往往也是站在社会的最顶层的: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都值得一代代的专家去不断研究。这些帝国般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恐怕不是“有经验”、“能吃苦”这些中国特色的概念所能涵盖的,艰深的技术体系、现代的管理哲学、强大的市场能力都是缺一不可的吧。我们既然有志于技术,并且正在起步阶段,何必急不可耐地要转去做“管理”,做“青年才俊”,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的根底能有几何,这样子浮躁,胸中的规模和格局能有多大?

在我发现vc只是一个用途广泛的编程工具,并不能代表“知识”、“技术”的时候,我有些失落,无所不能的不是我,而是 MFC、SDK、DDK,是微软的工程师,他们做的,正是我想做的,或者说,我也想成为那种层次的人,现在我知道了,他们是专家,但这不会是一个梦,有一天我会做到的,为什么不能说出我的想法呢。那时公司做的系统里有一个压缩模块,领导找了一个 zlib 库,不让我自己做压缩算法,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我很理解,真的很理解,自己做算法要多久啊。但那时自己心中隐藏的一份倔强驱使我去寻找压缩原理的资料,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即将打开一扇大门,进入一个神奇的“数据结构”的世界。“计算机艺术”的第一线阳光,居然也照到了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的身上。

上面说到“计算机艺术”,或者进一步细化说“计算机编程艺术”,听起来很深奥,很高雅,但是在将要进入专业的压缩算法的研究时,我要请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忘掉自己的年龄、学历,忘掉自己的社会身份,忘掉编程语言,忘掉“面向对象”、“三层架构”等一切术语。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孩,有一双求知的眼睛,对世界充满不倦的、单纯的好奇,唯一的前提是一个正常的具有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大脑。
========================================

 

看到的原文没题,也想不到合适的题目了

感觉很在理的一小段话。

 

越来越方便的函数,方便的类库,真的,适合每一个做程序的人么。我们班长之前跟我聊天说起,没用过控件编程是你人生一大遗憾,我反驳他,没深入接触过算法编程也是你人生的一大遗憾。

 

越来越天花乱坠的控件和越来越流程化简洁化的程序设计,从JAVA到C#再到Ruby……越来越华丽的编程语言及平台。学好点.NET或JAVA平台,加点基础算法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写出很多华丽的程序,让很多刚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孩子们看着你的成果投来羡慕的目光。或者是在计算机院校能让大多数同学瞻仰着你----这个家伙编程好厉害啊。

 

在应用角度,或者在企业角度,这些自然无可厚非。敏捷快速和最小错误成本的开发,自然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数据结构学习一年,未必能解答多少道算法编程题目。控件编程学习一年,完全可以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高手。

 

引用一下,原文的话。

在我发现vc只是一个用途广泛的编程工具,并不能代表“知识”、“技术”的时候,我有些失落,无所不能的不是我,而是 MFC、SDK、DDK,是微软的工程师,他们做的,正是我想做的,或者说,我也想成为那种层次的人

 

大学过了两年半,未来方向目标一样没有能明确,不过基本上,下个学期的大目标还是定出来了。深入学习一下算法吧。至少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再打下更好的基础。

<!--XN_AntiSpam_Robot 2009-06-16-->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