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八皇后,最开始用双层循环,然后用递归重写,还是递归易懂,优雅
1 #include <stdio.h> 2 #include <stdlib.h> 3 #include <string.h> 4 #include <math.h> 5 #include "stack_seq_generic.h" 6 7 #define QUEEN 4 8 9 typedef struct{ 10 int x; 11 int y; 12 } Point; 13 14 BOOL in_border(int x){ 15 if (x>=0 && x<QUEEN) { 16 return TRUE; 17 } 18 return FALSE; 19 } 20 21 BOOL can_place(SqStack *s, Point *p){ 22 Point *top = (Point *)s->top; 23 Point *base = (Point *)s->base; 24 25 if (!in_border(p->x) || !in_border(p->y)) { 26 return FALSE; 27 } 28 29 while (base < top) { 30 int x_dif = abs(p->x - base->x); 31 int y_dif = abs(p->y - base->y); 32 33 if (base->y==p->y || x_dif==y_dif) { 34 return FALSE; 35 } 36 base++; 37 } 38 return TRUE; 39 } 40 41 static int count = 0; 42 43 void print_queens(SqStack *s){ 44 Point *top = s->top; 45 Point *base = s->base; 46 47 char area[QUEEN][QUEEN] = {0}; 48 memset(area, '*', sizeof(char)*QUEEN*QUEEN); 49 50 if (top - base >= QUEEN) { 51 while (base < top) { 52 area[base->x][base->y] = '#'; 53 base++; 54 } 55 56 int i,j; 57 for (i=0; i<QUEEN; i++) { 58 for (j=0; j<QUEEN; j++) { 59 printf("%c ", area[i][j]); 60 } 61 printf("\n"); 62 } 63 printf("\n"); 64 65 count++; 66 } 67 68 } 69 70 void queens_recursion(SqStack *s, Point p){ 71 if (can_place(s, &p)) { 72 push(s, &p); 73 print_queens(s); 74 Point next = {p.x+1, 0}; 75 queens_recursion(s, next); 76 }else{ 77 if (stack_empty(s)) { 78 return; 79 } 80 81 if (!in_border(p.y) || !in_border(p.x)){ 82 pop(s, &p); 83 Point next = {p.x, p.y+1}; 84 queens_recursion(s, next); 85 }else{ 86 Point next = {p.x, p.y+1}; 87 queens_recursion(s, next); 88 } 89 90 } 91 } 92 93 int main(void){ 94 SqStack stack; 95 init_stack(&stack, sizeof(Point)); 96 97 //queens(&stack); 98 Point p = {0, 0}; 99 queens_recursion(&stack, p); 100 101 printf("total:%d\n", count); 102 103 return 0; 104 }
首先是问题描述:
约瑟夫斯问题(有时也称为约瑟夫斯置换),是一个出现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中的问题。在计算机编程的算法中,类似问题又称为约瑟夫环。
有个囚犯站成一个圆圈,准备处决。首先从一个人开始,越过个人(因为第一个人已经被越过),并杀掉第k个人。接着,再越过个人,并杀掉第k个人。这个过程沿着圆圈一直进行,直到最终只剩下一个人留下,这个人就可以继续活着。
问题是,给定了和,一开始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避免被处决?
--摘自维基百科
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们举个例子:
当n=5,k=3时,我们假设这5个人的序号分别为1、2、3、4、5。那么依次被杀掉的人是3、1、5、2,最后活下来的是4。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问题:
我们先来做些准备工作:
1. 我们把这个问题记为 f 。 f(n, k) 为问题的解。其中参数 n 和 k 的含义与问题描述中的一致。n 个人的序号分别为1、2、3...n。我们会得到最后剩下那个人的序号。
2. 因为这个问题操作起来是环形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序号 0 和序号 n 是一样的、序号 -1 和序号 (n-1) 是一样的、 序号 -2 和序号 (n-2) 是一样的...
同样,序号 (n+1) 和序号 1 是一样的、 序号 (n+2) 和序号 2 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对 n 求模相等的数指向的是同一个人。但在给出最终结果时我们会进行处理,将结果映射在整数区间[1, n]内 。
3. 对于给定的 n 和 k,第一个被杀掉的人是 k 。(k 有可能大于 n,但根据“准备工作2”,k 同样会指向正确的那个人)
4. f(1, 1) = 1。
5. 将一个数 m, 按照“准备工作2”中的规则映射到整数区间[1, n]内可以这样操作: (m - 1)%n + 1
准备工作完毕。
下面开始正式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 f(n-1, k)来快速得到 f(n, k):
我们固定 k 值不变。
假设 f(n-1, k) = r, 也就是说有 (n-1) 个人时, 活下来的那个人到起点的距离是 (r-1)。(起点那个人序号为1)
那么,当人数为 n 时, 我们可以先杀掉一个人让人数变为 (n-1)。根据准备工作中的第三条,我们第一步先杀掉 k。这时新的起点变为了 (k+1),人数变为了 (n-1),活下来的那个人为 (k+1) + (r-1), 也就是 (f(n-1, k) + k)。
我们还要把这个结果处理一下,根据“准备工作5”,处理后的结果为: (f(n-1, k) + k - 1)%n + 1
最终得到的是: f(n, k) = (f(n-1, k) + k - 1)%n + 1
分析完毕。
最后用一种你喜欢的语言来实现你的分析结果:
f(1, 1) = 1;
f(n, k) = (f(n-1, k) + k - 1)%n + 1;
这个就很简单了,你可以用递归,也可以用循环。用递归写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比较消耗资源;循环相反。
我在这里用scheme的尾递归实现。简单提一下scheme的尾递归,它书写上是递归的形式,但执行时解释器做了优化,不会保存上次的调用栈(因为这在尾递归中是不必要的),所以采用尾递归可以既写起来简单又不会太消耗资源。
#lang scheme (define (f n k) (define (f-iter result counter) (if (> counter n) result (f-iter (add1 (modulo (+ result k -1) counter)) (add1 counter)))) (f-iter 1 2))
运行示例:
> (f 5 3)
4
短短的几行代码就把问题解决了。这也告诉了我们在写代码前要先做两件事:
1. 将问题分析透彻,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也就是降低时间复杂度,节约计算机的时间。比如这个问题你也可以不用分析,直接让计算机去傻瓜式地挨个数,一直数到只剩最后一个。可能问题规模不大时,这种方法你还能忍受,一旦问题规模加大,线性时间复杂度和指数时间复杂度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2. 选择一门合适的计算机语言,尽量快地完成任务,也就是节约自己的时间。同样的问题你也可以选择c语言,java或者其它,但我认为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scheme无疑是最优秀的。
PS:
也许对上面的结果还不太满意,因为上面只给出了最后剩下的人,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人的死亡顺序。我可以给出我写的升级版程序:
#lang scheme (define (advanced-f prisoners k) (define (new-list lst p) (append (list-tail lst (add1 p)) (take lst p))) (let* ((len (length prisoners)) (pos (modulo (- k 1) len))) (if (= len 1) (display prisoners) (begin (display (list-ref prisoners pos)) (display " ") (advanced-f (new-list prisoners pos) k)))))
运行示例:
> (advanced-f '(1 2 3 4 5) 3)
3 1 5 2 (4)
同样用的scheme,同样只用了简短的几行代码就解决了问题。至于采用了什么方法,我只简单说几句就不再详细描述了。
advanced-f 函数每次只杀掉一名囚犯并打印出来,然后以这名囚犯为界将囚犯列表分为头尾两部分,头部接到尾部上生成新的囚犯列表。将新列表带入下一次操作。直到列表只剩一个人。
结束。
如果程序有什么错误,请大家不吝指出,我也及时更正。
其实问题很简单: 我的产品页面在 http://www.gdtsearch.com/products.spiderstudio.docapi.htm, 这是一个静态页面; 而我所有的技术博客都在博客园中. 为了让访问者能够直接在产品页面中看到我最新的技术博客, 我将博客页面用IFrame嵌入到了产品页面中:
这效果简直是,,, 矮矬穷, 如何叫人能够忍受? 于是乎一个改造工程开始了, 基本思路简单清晰:
1. 用SS编写采集脚本, 并编译成DLL
2. 用NodeJS编写一个WebApi, 其中调用上面的DLL来获取数据, 然后提供JSONP的结果集
3. 在产品页面中用jquery.Ajax来异步加载数据
开始实施:
首先打开SS编写采集脚本: (http://www.gdtsearch.com/products.spiderstudio.docapi.htm)
然后生成DLL:
之后再编写NodeJS脚本提供WebApi:
NodeJS调用.NET的DLL需要用到Edge.js (http://tjanczuk.github.io/edge/#/)
然后我还用到了Express.js来简化脚本 (http://expressjs.com/)
先编写一个DLL功能的代理脚本 proxy.js
再写WebApi:
测试一下, 一切正常!
将Node脚本部署到服务器上运行起来: http://wsoa-mini.cloudapp.net:31337/?callback=test
最后在前端用JQuery.Ajax取数据, 呈现:
HTML
CSS
Javascript, 除了呈现, 还提供了排序, 搜索功能 :)
okay, 大功告成!
再次打开页面: http://www.gdtsearch.com/products.spiderstudio.docapi.htm
有没有几分惊艳的赶脚? 呵呵, 反正我认为终于有点高大上了:)
到此我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今后只要在园子里面发文, 就会自动同步到产品页面中, 妥妥的!
本例中用到的工具:
SS - http://www.gdtsearch.com/products.spiderstudio.docapi.htm
NodeJS - http://nodejs.org/
Edge.js - http://tjanczuk.github.io/edge/#/
Express.js - http://expressjs.com/
另需服务器一台host WebApi.
怎么样, 不错吧? 你也动手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