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中遇见

    我校在校学生122名,在职教师5名,一至五年级五个班,其中留守儿童68名,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留守学校。由于大部分学生离学校较远,学校是十点钟才上课。学校无保安,我只好住在学校,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校长。我师资严重不足,不要说开足开齐课时,连最起码的语文数学都难以保证。城市的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校的学生连站在赛场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输在起跑线。我作为大山深处的留守校长,承载着122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由于我校的留守儿童较多,2012年我成了立木杉小学留守儿童活动之家,我把留守儿童的一些生活现状发在网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许多高校的在校学生加入我校暑期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到目前为止,加入我校留守儿童活动之家的学生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加拿大留学生等,为孩子们开启暑期艺术课堂,科技展览,心理辅导等活动,暑假结束依然建立起小手拉大手情感链接。留守儿童活动之家从2012年至今从未间断,到今年为止第7个年头画上圆满句号。此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给山里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木杉小学从一所破旧不堪的学校慢慢的改变成一所设施设备齐全的学校。

虽然暑期活动的持续开展,减少因假期无人陪伴的孤独感,同时也避免因家庭监管不到位的安全隐患,也算给孩子们补上平时无法开启的音体美课程。毕竟是暑期活动,断层现象严重,寻找支教老师的念头从没有放弃,在寻找的过程中,遇上许多有教育情怀的爱心人士,有捐电脑、装修教室、饮水净化器、灯管、图书、多媒体、捐打印机、沙发、学生校服、学生日常用品........ 大到几万元一台的多媒体电脑,小到学生护手霜,因有尽应。物质上的富足虽然大大改变了学校的教学环境,但是音体美教学的断层依然是我心里的最大一块心病。为此,我找过北京“为中国而教”公益支教组织,也找过广州“好友营支教”公益组织,好友营支教负责人伍景勋先生在今年六月份来我的学校考察过,也只是达成基本意向。为了补齐师资不足短板,在寻找的路上遇见了青椒计划和互加计划。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寻找中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