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理,是一种自以为是

      老师这一课讲的包含很多内容,我感觉自己能吸收的只有一小部分。

      老师说的“礼之用,和为贵”不知自己理解了几分。今天恰好遇到一件事,自我感觉既重“礼”又讲究“和”,跟儿子一说,儿子立马反应,“妈,这是你一贯的作风,造势,道德绑架人家”。我立马尴尬了。今天有个客户反应发给他的两箱芒果本来是8斤,却都是5斤,气得骂我是骗子。我立即告诉他将果子放电子秤上称重并把图片发我,可他却说把箱子扔了,我相信他所说的都是事实,可按公司规定这样是不会理赔。我尝试着用快递公司的物流信息来证明客户的货物重量。首先按流程走一遍平台售后赔偿,果不其然,售后不赔。我考虑单独联系公司上一级,若她用条文三言两语打发了我,和不说一样。于是我决定在老板群(老总也在)里故意寻求帮助,问这种情况咋办。老总起初和售后一样强调没有了箱子单号无法理赔,我就把快递公司提供的物流信息发到群里,物流信息显示出单时就是5斤,很显然就是果园发错货了,据理力争,“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老总还磨叽,我干脆说“算了,您忙吧,我自己垫付吧”,本来我也是这么打算的,公司不管,我就是折本也会赔付客户的,佩服金额都算好了,无果,就自己出钱。老总一看,大概是怕凉了其他老板的心,立即表示会让果园负责,接下来很顺利,果园补发客户8斤,比原来还多2斤。儿子批评我“绑架”了老总,我也知道老总肯定如鲠在喉,我是把她得罪苦了。做都做了,至少现在还没后悔。

      听了老师的课,反思一下,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感觉自己是做的不对的。和老公讲道理,和儿子讲道理。虽然老早就知道一句话“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听了老师的课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确实如此,在很多时候,老公回家和我诉说他单位上的一些事情,大多数时候我像个主持公道的外人,说他应该咋样咋样,不应该咋样咋样,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好有正义感,公平对待,唉……对儿子,恰恰如老师所说“唯恐错过一次跟孩子讲道理的机会”,面对家人,我从未表现出“我懂你”“安慰你的情绪,拥抱你的彷徨,重塑你的信心,你的感受比对错本身更重要”,所以,面对孩子,我常常是那个如同找不到手机密码的人。

    感谢老师,一次次的点醒我,很幸运认识您。与您同行,看见更真实的自己,希望自己不断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常有理,是一种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