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爸一家

二爸一家

    大年初三,今天轮到去娃儿爸的二爸家聚餐了,二爸是公公的弟弟。二爸家是最近几年修起来的大房子,两年前墙面都还露着水泥色,打工挣了钱,一年添一点东西,终于在前年儿子结婚时,软装才都到位,作为农村里,冷热水都方便,布置时尚前卫,算是中等偏上了。

    二爸家只有一个儿子,高中毕业后一直卖保险,现在又负责一些其他的有关理财方面的业务。虽然同样是没有上过大学,相比于姑妈家的两个儿子,二爸家的儿子还是有一股不甘心的闯劲儿,不愿意随父母四处漂泊去工地干粗活,历经周折找到了这份工作。他不满足现状,经常抓住任何的机会宣传保险。偶尔能大发一笔。二爸在家里给他准备了新房子,房间设置合理,一切摆设布置都是最新的样式。可是他看不上,宁愿在城里租房子住,虽说二爸是村里,但是开车去城里最多也只是半个小时,双向四车道,极其方便,住在家里也是可以的。大房子,有父母照顾,可是媳妇和他都不愿意,说不方便,想必也是向往城里生活吧。他照顾娃儿特别细心,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孩子自己带,说二爸二妈是农村带法,实在没办法时才要二爸二妈帮忙一下,心里拿着孩子要紧,二妈说挣点钱就都给孩子买了吃喝玩的了,孩子的吃穿用度也都是中上级别,一眼早已看不出时农村的娃儿。我佩服他的不认命,只是他的怨气多于努力。他心里永远对父母不满,埋怨2岁时就被二爸二妈就给奶奶,让自己为留守儿童,用他的话说就是造孽。于是,他时刻记住不能让自己的娃儿步自己的后路。这也算是一种觉醒。正如今年春晚小品里的那一句“父母都希望孩子不是成为自己,而要超越自己”。觉醒是第一步,努力更重要。即使父母给挣下金山银山,自己不努力也有用完的时候。原生家庭都无法改变,如今他已成为父亲。他认识到了努力的重要性了没?到底要引领自己的孩子走向哪里,这才是关键。显然,他的努力是不够的。包括观念也没有改变,始终认为是父母决定自己的命运。听二妈说,孩子出生时,在产房外最着急的就是他,当听到是女儿时,勉强的说了一声“好吧,女儿也好”,心里一直想要个男孩。娃儿现在一岁半多了,老二在妈妈肚子里也已经3个月有余。我说这次孕期反应跟之前不一样,应该是个儿子。二妈说,儿子又不想要男孩了。原因是将来还为为他准备房子车子,实在养不起。还是父母那一代的旧观念,都要为孩子备齐全了。其实,如果是男孩儿,我想说是要交给他自力更生的能力。有时候观念才是最重要的,甚至会遗传。

    二爸二妈那代人没有上过多少学,只能出苦力,能给孩子的只有钱,哪怕自己一个子儿都不留也要都给孩子。可现实是,依然还是不够花的。他就不同了,而他因为没有念过多少书,也不知道观念有多重要,自然也不知道他需要真正给孩子一生的财富其实不是钱。然后二爸二妈能吃苦,他既不甘心,又不肯吃苦,以后的路恐怕还是要难走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爸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