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也是小学生之《家庭教育口传书》230

        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上帝的回信
        哈里是一名孤儿,2004年的圣诞节,他在美国加州的塞尔西孤儿院给上帝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上帝您好:
        您知道我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但您昨天送给汤姆一个爸爸和妈妈,但却连一个姨妈都不送给我。我觉得这太不公平了。
        那封写有“上帝亲启”的信,最后被转到神学博士摩罗·邦尼先生那儿,他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门负责替上帝回信的特约编辑。摩罗·邦尼博士接到哈里的信后,马上就明白了,汤姆被人领养了,而哈里却没有,他仍然被留在孤儿院。
        如何回答哈里呢?摩罗·邦尼博士知道,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愿意领养哈里的人家,然后秘密地办理领养手续,待一切办好之后,再给哈里回信说:“哈里,我的孩子!我真有点疏忽大意了,像你这样的好孩子,是不应该没有爸爸妈妈的,明天我一定给你送去。但对于一个孤儿,上帝真的会这样答复吗?”摩罗·邦尼博士心里十分矛盾。他想,对于一个孤儿,要想让他知道上帝是公平的,绝不能用这种办法。经过深思熟虑,他给哈里回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哈里:  我不期望您现在就能读懂这封信,不过我还是想现在就告诉您,上帝永远是公平的。
        如果您认为我没有送给您爸爸妈妈,就是我的不公,这实在让我感到非常遗憾,我想告诉你:我的公平在于免费地向人类供应了三样东西:生命、信念和目标。
        您知道吗?你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免费得到的。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让任何一个人在生前为他的生命支付过一分钱。信念和目标与生命一样,也是我免费提供给你们的,不管你生活在人间的哪一个角落,不管你是王子还是贫民,只要你想拥有它们,我都随时让你们据为己有。
        孩子,让生命、信念和目标成为免费的东西,这就是我在人间的公平所在,也是我作为上帝的最大智慧。但愿有一天,您能理解。
        您的上帝
        这封信后来被刊登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成为上帝最著名的公平独白,同时也使很多人第一次真正地认识了上帝。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自己并不明白的问题,当他们问起:“为什么明明的爸爸是校长,而我的爸爸却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呢?”或者是“为什么莉莉有很多漂亮的玩具,而我没有呢?”,这时候该怎样回答呢?其实,这时可以把“公平”和“自我奋斗”的理念告诉他,就像故事中的上帝一样。而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上帝是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的,他总会给你一些东西,而不给另一些东西。

        生命、信念和目标,上帝给予我们的是最为珍贵的东西。 拥有这三样,什么都会有——只要你愿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也是小学生之《家庭教育口传书》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