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拦截器,响应拦截器,都是些啥呀,我好懵逼呀!

请求拦截器,响应拦截器,都是些啥呀,我好懵逼呀!

别慌!“请求拦截器”和“响应拦截器”其实是 Web 开发中用于干预请求和响应流程的组件,目的是在请求到达目标接口(比如 Controller)之前、或响应返回给用户之前,做一些通用处理(比如日志记录、权限校验、数据修改等)。

它们的核心区别就在于拦截的时机不同,下面用生活化的例子和技术细节帮你理清:

一、先搞懂:什么是“请求”和“响应”?

  • 请求(Request):用户在浏览器输入网址、点击按钮,本质是向服务器发送“指令”(比如“给我看首页数据”“提交我的表单”),这就是请求。
  • 响应(Response):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处理并返回数据(比如首页的 HTML、表单提交后的结果),这就是响应。

整个流程像“写信”:
你写信(请求)→ 邮局(拦截器)→ 对方收到信(服务器处理)→ 对方回信(响应)→ 邮局(拦截器)→ 你收到信(用户)。
这里的“邮局”就类似拦截器,会在信件传递的不同阶段做处理(比如检查邮票、记录收发时间)。

二、请求拦截器:拦截“用户发给服务器的请求”

作用时机:在请求到达服务器的核心业务逻辑(比如 Controller 的接口)之前 执行。

能做什么?
  • 权限校验:比如检查请求里有没有合法的 Token,没有就直接拒绝,不让请求到达接口。
  • 日志记录:记录谁(IP 地址)在什么时候发了什么请求(URL、参数)。
  • 请求参数修改:比如统一给请求参数加解密、补全一些默认参数(如当前时间)。
  • 限流:限制某个 IP 单位时间内的请求次数,防止恶意攻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求拦截器,响应拦截器,都是些啥呀,我好懵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