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困扰?
满心欢喜的读完一本书之后,合上书,完全忘记了书中的内容,好像自己没有读过一样。
或者是,兴致勃勃的拿起一本书开始读,读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好像之前读过。
阅读,可不仅仅是“读过”这么简单。
阅读的目的,是让自己可以接收书中的内容,然后利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所以说,如何有效阅读,甚至是高效阅读,这是一门学问。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关于阅读方法的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究竟怎样的阅读方法,才算是有效阅读呢?
读书
很多人会觉得,读书最简单不过了,拿起书,用眼睛看就可以。但是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一味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阅读的质量,往往比阅读的数量更重要。当我们合上书的时候,不只是读过了一本书,而是收获了一本书。
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主动寻找打动人心的内容”。一边读,一边通过自己的判断,筛选出书中的知识点。
筛选知识点,我们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内容:
第一,书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比如,如果想学习时间管理,那不妨更多关注作者是如何利用时间的。
第二,作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每本书,都包含作者很多的观点,要找到自己之前并不这么认为,但是看完作者的论述后,觉得也很有道理的内容。
阅读的同时我们要做标记,可能是第一次没有读懂,需要重读的部分,也可能是稍后要记入到读书笔记中的内容。
所以在阅读之前,准备一些合适的文具,比如不同颜色的书签,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当然,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也可以直接在书上折角,简单粗暴。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一定都不陌生,记得上学时,语文老师最爱留的作业之一,就是写读书笔记。不过回忆一下,当时老师好像并没有告诉我们,读书笔记究竟应该如何去写,只是让大家自由发挥。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向我们大力推荐的读书笔记形式,就是摘抄与评论交替进行,一段摘抄附上一份评论。
通过读书,我们已经筛选出了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将这些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紧接着,在下面写出此时此刻自己的想法。
摘抄与评论交替进行,这种读书笔记方法,可以作为自己想法的“储藏室”,如果需要灵感,不如翻一翻读书笔记,说不定就可以找到答案。
当然,为了方便日后翻看,可以在读书笔记中加入日期,书名,作者等内容。
运用读书笔记
记录读书笔记后,如果只是把它放在一边,那只能算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普通的本子,所以,还要养成重读读书笔记的习惯。
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景,重读读书笔记,比如睡觉之前翻一翻,或者任务进行得不顺利时找找灵感。
重读读书笔记,也可以让我们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读一本新书之前,重读相同类型书的笔记。如果之前阅读时,有疑问没有被解决,不妨将疑问带到新书中,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阅读的过程中筛选信息,会降低我们的阅读速度。用笔和本来记录阅读体验,也会花费我们更多的时间。但正是这样看似笨拙的方式,才更加有效。
“书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有些书只有在读完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让人源源不断的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如果不能做到每一本书都重读,至少,我们可以翻翻读书笔记。
你最近读了哪些书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