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和你聊孩子——担心自己尿床的小浩

46、担心自己尿床的小浩

而我,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小小的舞台,并做一个最有耐心,和拥有一双能随时发现的慧眼,去看看欣赏,去热烈喝彩和鼓掌的人。孩子就会让我们见证他们最出色的那一面。我有幸就是那个见证最美风景的人,路上的,和孩子的。

小浩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是指骑自行车,而且是要离开父母三天。不到300公里的路程,按照计划是在路上骑行二天半,然后在青岛住下,我们要带着孩子去参加青岛世博会。那年暑假也刚好是世博会在青岛召开,这也是我们去的一个重要的节点。

不再继续说路上的情况,单说,第一晚上的住宿。

根据孩子的大小,需要照顾的程度,第一次离家的情况,以及男女孩子的分配。除了一年级的小泽是由妈妈跟着的,由妈妈来照顾他外,其他的孩子都安排下了。我独安排了小浩跟我一个房间一个床睡。

出来的时候,小浩的妈妈特别跟我交待了对小浩的照顾,尤其晚上睡觉。到了陌生的地方,小浩不习惯,半夜会哭,还会尿床。

一路上的骑行,小浩的坚持和耐力都让我刮目。但是晚上的睡觉让我笑了半天。

他担心和我一个床睡,他尿床让他难堪,很晚了也迟迟不睡。都骑了一天了,都累成小狗了,还不睡。我就安慰他,跟他讲我小时候睡觉的事,慢慢的小浩放松了,睡着了,一觉到天亮,竟然没有尿床。而小浩经过第一晚上,连着两天晚上的睡觉都很好。最让我惊奇的是,看着好象不怎么会自理不怎么上心的小浩,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去刷牙洗脸洗脚,从不用我提醒,最难得的是每天晚上都要换一件干净的内衣,第二天早上,也总是早早的起来,细心的收拾自己的衣物,收拾完了,还要再仔细的检查,临走都不忘再回来好好看看。

这个好习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的。

我记得那年带着一帮孩子骑行北京的时候,有个马上要上高中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一路上,除了各种抱怨,各种受不了之外,每到一处我们住下,第二天走的时候必然会落下一样东西。问题是都是到了另一个目的地后,她才发现。我们每次走的都是单行线,不会再回,而且每次早上出发的时候,都有专门的老师提醒孩子检查自己的物品,不要落下忘了,我们不会再回来了!尽管这样,仍有孩子丢三落四。难得的是才三年级的小浩出门在外,自己的能这么细心。

带了这么多孩子搞了那么多的活动,小浩是不多见的仔细认真,很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独立性特别强。除了第一晚上怕自己会尿床没面子外,那几天的不管是路上,还是吃饭休息,还是换洗衣服,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孩子的这一优点,也被我不只一次在其他孩子面前提起。

自此活动开始,小浩每天都会跟着我去参加这样强度的活动,跟我骑行去了很多地方,他的成长也越来越坚韧,越来越强大。由此带动的良性效应,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尤其在学习方面。

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他的不同寻常的经历,以及他的绘画,成就了孩子学习以外的自信和开朗。

在他的周围,不会有人象他那样,在这么小的年纪里,已经骑行过这么多地方,经历这么多的风雨和伤痛。成长的这么快。

在小浩和小娟的成长里,付出更多的是父母的改变。

一对自称没有文化不懂教育的父母,反倒是为了孩子愿意去改善去改变的最彻底,也的最好的。

所以影射到孩子身上,就成长的最好。

因为小浩,也因为小娟,父母对我有了非常高的肯定的。在以后的相处里,他的父母也帮了我很多。

比如我们组织的骑行活动。有一年国庆节,我们去了黄河口。因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严禁过度开发,所以里面除了相应的一些简单的景点设施,保护鸟类的建筑,以及对湿地的保护。那里的交通并不顺畅,尤其我们的交通工具更为奇特。也是这种奇特,在我们的活动中是最让我们头疼的问题之一。

去的时候,我们和孩子凭着一腔热血可以冲破所有的艰难。但回来的时候,一时想着缓解孩子们的体力劳累和精神紧张,又不是为了锻练体能去骑行的。赋于它的意义来自长远。因而,回程的安排也是别有心思和想法的。所以,骑到目的地,我们总是要找物流把自行车拉回来,我们是坐车返城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目的地的物流是方便的。所以,那次去黄河口也是一样,去探路的时候,我和户外引导就注意到,一旦进入黄河口边缘区,吃饭是问题,休息是问题,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没条件我们可以创造,这也是我们骑行的意义。但是最让我们担心的,还是无法解决自行车运回的问题,距离景区非常远,就已经不可能找任何物流帮我们运回自行车了。一旦进入景区,只有一个可能,这么多自行车,只有就是再让孩子们把自行车骑回来,至少要骑回东营市区,才能找到物流。别无他法。

当我们在骑行做前期准备和家长见面会的时候,我就把这事说了。没想到的是小浩爸爸一说,他可以想办法让他的物流车进景区专门给我们拉回来。

在我做辅导老师的这些年里,有多少这样的暖心家长让我们感动。一切源于孩子,这些最美好的天使。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老师和你聊孩子——担心自己尿床的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