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悦丹:舍不得扔东西?这是病,得治!

战胜拖延找卢悦丹

周末来了,准备干什么呢?

朋友说:

终于到大干一场了,先把家里收拾一遍。

平时工作忙,晚上回到家,看着家里乱糟糟,根本就没有动力去收拾一下。

我知道他为什么没有能量收拾,因为确实很乱。一看到那么大的工程,哪怕有一些时间,也只会躺在床上刷一会儿手机。

1、维持物品的秩序是需要能量的

我想起了小时候,我每天早上起来会把家里都扫一遍,收拾得很快,一方面因为家里东西不多,另一方面每天都扫了;

但是近些年,在家里,每一回收拾,吸尘器要响一整个下午,每次都是不得不收拾时才被迫收拾,于是我慢慢就不想收拾了。

为什么呢,其实短短十几年来,享受到物质丰富带来的便利时,思维还停留在以前物质匮乏的时代来不及改变:

觉得总是缺东西,一定要不断置办新东西

东西总是有用的,比如过去提倡的旧物新用

东西一定要按照分类放在一起

要对所有物品了如指掌

是不是忘了一件什么事情?对,忘了物品是要占用空间的,是有维护成本的,去维持是需要能量的。以前没有发现,真的是因为以前确实匮乏。

突然想到了,软件系统也是这样发展的:

一开始,基本功能写出来,就很牛了;

后来,不断加功能,想到什么就加什么;

最后,哗,崩掉了;

张杰彬说:

稳定的系统一定是简单,有序,强大的。

你和你的房间的关系,也是一个系统。

你数一数你有多少件东西,去看看,哪些东西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你的能量连10个功能都维持不了,去维持几百件东西的家,乱糟糟也是必然的呀。

除了能量成本,还有这些成本:

占用了空间:你可以算一算你家一平米多少钱,没用的东西占了多少平米,就可以算出你的物品带来的空间损失。

占用了记忆:我们倾向于把所有东西都记住,需要什么就会想这个东西在哪里,大脑是不擅长记忆的,当记住的东西太多,不仅会忘掉一部分,更会导致没有空间用来思考了。

占用了注意力:周围的东西一多,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我们知道注意力分散有多大坏处吧,你看看这篇文章卢悦丹:拖延者记住了,注意力是你的宝贵资源。

2、断舍离是必然的

因为你的思维还没转变,在不断添加新东西时,旧东西总是想留着,防止以后会用到,于是就有几个后果:

东西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少

不想丢东西,空间越来越少

东西太多,根本记不住了

类别混乱,整理干净也保持不了几天

这里说的旧东西,不止是旧物,还有旧的知识。你会发现,很多拖延者,都会有知识乱七八糟无处存放,家里也乱七八糟不想收拾的情况。

怎么办?断舍离。

这是日本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

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

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山下英子本来是一个辅导任何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间的辅导师,她通过整理,悟出了要脱离人生的各种烦恼,就要断舍离。

《道德经》老子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思是:

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

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

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所以房间留出空间才有居住的作用,我们的大脑也要留下空间才能有思考的作用。

3、怎样断舍离

你要收拾的发心是什么?

想让房间看得整洁?

想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爱干净的人?

还是单纯运动一下,减减脂肪?

哪怕是做同一件事情,你的发心不同,最终结果也会大变样。

可能你从前的爱干净和整洁是为了做给别人看,那么你可能会把房间的干净作为一种表现,整理这件事也就会变得痛苦,拖延也是自然而然。

如果可以,我想建议你把收拾当成一种修行,一种发现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修行。

这样有两个好处:

◾️愿意去直面过程的反复:要去颠覆过去的思想,这个是痛苦的;而舍的那一瞬的满足就像买东西那一刻的喜悦一样,可能是虚幻的;过程反复,时好时坏,才是现实。

所以我看很多人丢了一大堆东西,觉得瞬间轻松,是因为剩下的东西,看起来自己的能量更容易掌控了。这种感觉很满足,一满足之后,又像从前一样,该买就买,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这时要原谅自己,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反复尝试。

◾️懂得要悟是需要时机的:收拾其实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慢慢的,我们会明白,哪些东西对自己是真正重要,哪些是不重要的;

也会慢慢发现,不仅是房间要收拾,有太多东西需要收拾,比如我们的知识,还有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很多人拖延往往就是事情太多,而且也不愿思考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或者知道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也做不到去舍弃那些不重要的。

想着战胜拖延,却从来不真的去尝试任何方法。

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你会慢慢发现,原来你对于自己的信念“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里,没有那个“我是一个愿意去行动的人”。

这些这些虽然告诉你了,你可能依然不懂,要真正达到悟,确实需要时机。

那你现在要做什么?

站起身,按照类别一个一个,把某一类所有东西摆在眼前,问问自己,正常的生活,哪些东西是有必要留下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不需要的。

你也可以收拾收拾你正在做的事情,问问自己,为了达到目标,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我是卢悦丹,带你战胜拖延,掌控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卢悦丹:舍不得扔东西?这是病,得治!)